不管是成人文学还是儿童文学,“表现沉重乃至黑暗的人生中的美的微光”,应当成为一个原则。
这一年里,因缘巧合,我竟连续读了汪玥含好几种作品。早就知道儿童文学界有这么一个活跃的女将,也曾收到寄自出版社或寄自她本人的新作,但很惭愧,没好好读。现在的因缘,说是偶然,其实里边有必然,那就是她的影响越来越大,她的创作已到了不得不读的时候;还有就是她越写越好,打开她的作品,一下子就读进去了,并且一气就读完了。
这里的“越写越好”,并非虚辞。就拿现在这本《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下文简称《任性》)来说,此前我刚读过她的获奖长篇《乍放的玫瑰》和系列小说《白羊座狂想家》。那两部作品无疑各有特色,但现在这本则更棋高一着,看得出作者的笔力愈益健朗,笔下更有一股俊逸之气,这是很难得,也很喜人的。《乍放的玫瑰》写青春期少男少女的人生大逆转,写他们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别林斯基称之为“分裂时期”)的异常心理现象,写他们的失望、绝望、崩溃和觉醒,这个阶段本是每个少年都要经历的,所以就题材来说是极有意义的,作品分量很重;但我又觉得它似乎太“重”了,里边描写了很多残酷的遭遇与死亡,它给人的“重压之感”超过了生活本身。这里有很多真实的东西,但也有不够真实的地方,我在读完之后,就不忍再往回读,觉得读一次会心痛一次,喘不过气。《白羊座狂想家》是作者以自己孩子为原型的系列小说,书中的黄想想生动有趣,充满乐观情绪,与前书大异其趣,遵循的是幽默快乐的基调;但我又觉得它似乎“轻”了,一页页翻过去,读得一点不吃力,但审美内涵相对薄弱,对比《乍放的玫瑰》,这个风格有点接近现在流行的“浅阅读”的作品,写得快乐又快捷,但缺乏艰苦的提炼和开掘,所以也不太想一遍遍地读。《任性》则不同,我是在电脑上看的,第一遍看得很快,看完即往回重读,这不光为写序,也为着理清先前模糊的线索、人物心理的踪迹以及人物间的种种关系。原来存疑的、以为处理得不够好的地方,重读时一一化解,更理解了作者的匠心所在。看第一遍时在最后部分大受感动,重读时,因为知道了结尾,许多细节的感染力纷纷奔涌过来,闭上眼睛想整个故事,那种家庭和人间的温暖一下把自己包裹起来了,这种阅读感觉很是美好。所以我想,这是一本可以让中学生咀嚼的书,是可读而耐读的。
有很长一个阶段(我是指上世纪80年代前,其间包含“文革”),我们的文学只准歌颂光明,只准写美好生活和先进人物,至多是里边有几个坏人破坏捣乱,人生的沉重一点也看不出来,这种虚假的作品当然要被读者摒弃。再以后,进入了“新时期”,文学注重于表现沉重乃至黑暗的人生中的美的微光,让人们读出这微光,让这微光来温暖人心,这时出现了大量的好作品。再以后,作家们不满于太过单一的表现,文学的题材和样式愈益丰富,表现生活的角度也更为多样,创作星河灿烂。这当然是好事。但有些小说,也包括给未成年人看的少年小说,写得越来越沉重,越来越黑暗,“美的微光”已不是作者关注的中心,充满死亡和绝望阴影的作品日渐多起来。作家在沉重和黑暗中探险,他们一定有很多文学创意的快感,但却不应忘记文学须与生活时时“对表”,一己的一时的体验还须放诸日常生活大全景中掂量。其实,不管是成人文学还是儿童文学,“表现沉重乃至黑暗的人生中的美的微光”,应当成为一个原则。因为,这种既沉重,既有黑暗,却仍有“微光”,而且这“美的微光”在曲折艰难中不断扩大的状态,不正是真实人生的基调吗?人生未离此基调,所以,文学也同样离不开它。《任性》的总体氛围,回到了这样的人生真实上,这是我读汪玥含的这部作品时,最感欣喜的地方。为防“剧透”,具体情节我不说了,我想读者在进入小说以后,会明白我说的沉重、黑暗是指什么,美的微光又是指什么,而且,你们一定能明白我最后为什么会被温暖所包围。在这部小说中,暗含了上世纪前期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这一派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到上世纪中期,出现了很多描写遗忘、潜意识、心理治疗的电影和小说,余波至今不歇。但现在的心理学界,仍全盘继承这一学派的原初理论的已非常少了。好在我们读的是小说,并不是读心理分析学教辅,小说最重要的元素是生活、细节、人物、故事、情感……在这些地方作者满足了我们,让我们体验、感动、思索,并进而思索自己的人生。既如此,我想也就够了。如有少数同学从中引发了对心理分析的兴趣,那他可另行深造,那就更是一件好事了。
希望汪玥含在本书出版之后,还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好读,耐读;能让人一气读完,也能让人回味和重读;不过于“重”,也不过于“轻”;美,而又沉甸甸;既看得到真实人生的复杂和沉重,又有“美的微光”令人奋发而感动——我是不是说得太多,也要求得太多了呢?就此打住。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