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2月12日 星期三

    首部历史研究学术评论著作出版

    史学界学术评论长期短板的局面有望解决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2月12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首部历史研究学术评论著作《历史学评论》出版,将通过有针对性的和成规模的评论工作的开展,在中国历史学领域建立起良好的学术评论机制。这是记者在近日召开的《历史学评论》创刊座谈会上获悉的。

        “一个学科的进步,不能缺少不同观点的交流。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只允许一个主张,必将把学术变成一潭死水。判定学术上的高与下和是与非,不是来自权威的评判,不是来自行政部门的鉴定,它只能通过学术共同体的切磋和对话达成。由于有了不同的声音,一个学科才具有了更强大的学术生命力,才具有了更具创造性的学术表现。学术评论正是保证不同观点、不同声音合理存在的重要机制。”《历史学评论》主编彭卫认为,历史学的生成来自于历史研究者自我反思意识的自觉,来自于这个学科自我批判意识的自觉,而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重要基点就是学术评论。但是,以近10年中国古代史为例,这个阶段该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在2万篇以上,专著和论文集在1800部以上,而其中与学术评论有关的文章不足百篇,学术评论专著不超过10部。

        在经历中国历史学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重重困难和挑战。在我们的身边,浮现着急于求成的浮躁之气和抄袭剽窃的不良学风,它们理应受到批评和谴责。彭卫指出,尤其应深思更深层次的因素: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了自己研究的具体课题,而对本领域学术发展的趋势注意不够;可能更多地固守于自己的思索,而没有考虑自身研究的不足;可能更多地拘泥于对既有的研究选择,而没有将精力分配给对学术研究的前瞻。“自新史学诞生以来,中国的历史学一直存在着一种令人深思的情形,这就是支持我们研究工作的一些理论概括几乎都没有产生于我们本土的学术土壤。最近的三十多年,这种情形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个新的学说,通常是在这个学说发生地热度减弱之后才引起了我们的重视。这个‘慢半拍’的现象显示了我们在研究工作中的畸轻畸重,显示了我们的学术研究存在的重大缺陷。”

        在中国历史学界,学术评论长期是一个短板。原因何在?据发刊词分析,首先,是传统史学的力量。在中国传统史学中,学术评论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先秦,并在汉代完成了其规范化的历史使命,但关于历史研究工作的评论却没有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机制;其次,与专门性研究不同,学术评论有着特殊的难度。它不仅需要评论者有着良好的学术素养,是一个具体领域中的专家,更重要的是它还要求评论者具备较为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对学术发展的敏锐的洞察力,一个好的评论者需要多方面的而非单一的学养。这个困难制约了学术评论工作的进步;第三,在中国现有的科研评估体系中,对研究成果的正常批评,有时会被误解为是对被批评者研究能力的否定,使得被批评者在评定职称和学术请奖等活动中遭遇困难。这种情形对学术评论的开展设置了障碍。另外,在中国可能还有一个因素对学术评论的开展产生消极作用,这就是人情。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褒贬扬抑,掺私杂情;设有旧怨,或见诽责;故友请托,必为美言。历史学家也不是天外来客,因此广告式的书评俯拾可见,而某些学术批评其实也有背后的原因。在这种情形下,有的评论成为名利场上的角逐,或者变为个人恩怨的厮杀,从而导致了人们对学术评论的误解,影响了评论工作的正常进行。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童超指出,《历史学评论》的出版,对于引领学术风气、净化学术环境、营造学术争鸣的氛围将起到促进作用。他认为目前评论界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研而不讨、论而不争,很多研讨会只是个人意见的发布会;二是批评者强势发声、上纲上线,被批评者集体失语,没有回应;三是评论者和被评论者互相进行人身攻击时有所见,成为学术界丑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