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近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科普图书《保护性耕作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由中国农业大学李洪文教授团队经过10多年的科研攻关取得的成果。这项技术对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效解决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水资源短缺、生产成本高、农民增产增收难、秸秆焚烧、水土流失、农田扬尘等问题有重大意义。
为了提高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农民主动、积极开展保护性耕作,科普社资深编审许英与李洪文教授等作者积极探索创作与出版的新型表现形式。针对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特点,该书的编写确定了4个原则:一是内容要取舍:要从十几万字的科学著作,凝练成农民最关注的农技问题;二是语言要通俗:让农民一学即懂、一读即会,但又不能偏离技术要点;三是形式要生动: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漫画、刨根问底的问答形式,回答农民关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各类问题;四是阅读量适宜: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次读完全书。
《保护性耕作技术》自2006年9月出版后,很快就成为我国农业部和多个省市县农业部门的培训教材,已18次印刷,累计印数42.2万册。为了进一步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根据读者需求,结合不同区域特点,科普社又相继出版了适合不同区域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版本。由于此套书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影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翻译成5种语言传播。中国农机研究院等单位选用本书作为面向非洲的农业培训配套教材(译为英文),蒙古、加拿大、澳大利亚有关机构也选择其作为面向农民的技术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