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诗人社及其纸刊、诗歌活动的运作是上海黄浦区文化馆多年来鼎力扶持的一个特色项目,也是在上海诗坛民间写作中颇负盛名的一个团体品牌。我在策划主持《上海文学》“当代民间诗歌版图”栏目时曾极力推介过城市诗人社的作品及其诗艺主张。诗社里有我许多从80年代起就开始交往的文友同侪,城市诗人社刊曾经发表过我的文章,我还参加了《忘却的飞行》出版暨现代城市诗的研讨会,其间更有不少回想起来令人愉悦的有关诗歌、写作、生活的交流与争锋。
此番城市诗人社在铁舞兄创意导写下又热力推出了《世纪的云》这部主旋律长诗合集,不免使人由衷赞叹与感佩他们对诗歌写作持之以恒、历久弥坚的热忱与定力。掩卷之余,有诸多由当下文学语境产生的话题值得提及并予思省。
首先,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上海诗坛除了原有的各路传统人马(主要指已具创作成就的各辈诗人)重新活跃、呈展个性以外,还陆续涌入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正值创作力蓬勃之年的诗人,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新兴群体,多元化多侧面地改变着上海的诗歌生态和力量结构的平衡对比。与此同时,上海张扬各种风格与主张的民间诗社在这30年间的兴盛变徙也是值得诗史浓墨书写的重要现象,而这其中,《海上诗报》、《新城市》诗刊、《外滩》诗报、《海上风》诗社及诗报,尤其城市诗人社是多年以来能够长久坚持并产生了一定影响力的诗歌团体。但它们大多不可能完全凭借自己民间或个体的力量开展活动,需要得到地区层级文化管理部门的财力支持,因而就得在持守自身的写作立场以外,阶段性地打造主旋律样式的诗歌作品,为团体的生存发展谋求空间,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践行着建构城市文化的社会责任。我觉得,且不论艺术效果如何,《世纪的云》这样的作品的问世,无疑表征着他们对当下诗歌创作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显示了一种积极的现实关切与文学共识。我不妨将之称为一种“半体制写作”,其中在诗歌的功能性和艺术的独立性层面均有不少值得探讨的地方。
其次,考察现实的文学境遇,结合当下的诗歌现状,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的一个事实是,近年来的创作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感受性得以进一步加强,体现在诗歌作品里的生活经验也更加纯粹、通透、浓烈。较之于以往年代过度的精英化意识和纯技艺的“诗意”写作,出现了较大变化的是诗人身份的改变、创作意识的转变和诗人群体的多元化,“让诗歌重新关注时代,让诗人重新成为时代的心灵”逐步呈现为一种强烈的声音。这突出地表现为,在许多诗歌作品中,其时代性和公共性获得了进一步的凸现,在对现实生存的强烈介入和突进中,诗人们改变姿态,以一种向下的视角从而获得了更加真切的生活经验,直接面向今天的时代处境。由此而言,在这部多位上海诗人合力书写的《世纪的云》中,应该也能够让人们品味出某种文学风云的悄然转换和诗意的瞬息变幻,正如同诗集中所写道的:“虽是无声的阳光语言,却在历史的回音壁上发出回声”。
文学可以为逝去的年代留存生活的本真,典藏思想的交响。《世纪的云》值得嘉许的一点,正是诗人们一种回应时代现实的积极姿态与努力,当然,它更需要一种新颖独特的诗艺视界,一种锐利坚韧的文学勇气,一种胀破叙述规范的表达能力。这是我们一个共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