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文学网站迅速向大学渗透

    莫言挂帅,网络文学大学,盛大小说学院,网络文学博士后基地……志在年产百万受训网络作家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1月27日   17 版)

        11月21日,盛大文学首席执行官侯小强在接受读书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该公司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共同筹办的小说学院已正式进入筹办阶段,双方已联合发布了公开招聘“文学策划与创作”方向师资的招聘启事。“不是找噱头,而是完善产业链的必要环节。”侯小强说。

        此前的10月30日,网络文学大学在京成立,中文在线董事长童之磊任校长,作家莫言任名誉校长,意在使之成为中国网络文学的黄埔军校。

        从自发式写作到职业化创作,网络文学飞速发展的十几年间,进作协、进鲁院、与传统作家结对子,如今又成立网络文学大学,其间经历了什么,是否能切实将网络作家扶上马再送一程?

        庞大的数字

        据盛大文学高级总监王晶介绍,该公司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将共同打造国内高校中第一个小说(或文学)创作类专业——“文学策划与创作”方向,双方将探讨并实施举办大师班、名师讲座、各类比赛、组织交流进修等项目,从2014年起开始面向全国招生,除了参加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组织的文学类专业考试,还需要参加各省市统一组织的文化高考,在此基础上择优录取。学生学业期满,修完规定学分,考试合格将颁发普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授予学位条件的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报考该专业的学生不限文理科,因为在网络文学创作领域,理工科背景的作者因为逻辑思维比较缜密,容易驾驭长篇连载的作品,也有十分耀眼的表现。

        “盛大文学每年都组织作家培训班,并和作协合作举办研讨会,包括请麦基来华开课,都是在提高并奠定作家创作基础。”王晶说,小说学院培养的学生是复合型人才,在课程设计上除了大学本科需要学习的课程外,还考虑到文学功底的培养和网络文学创作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会加入中文系课程、编剧课程、微电影课程、国外现在流行的创意写作课程等,另外还加入了知名网络作家讲座,传授如何讲故事的能力,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就业方向上可以有更多选择。

        此次盛大文学首次公开招聘“文学策划与创作”方向的师资,意味着盛大文学小说学院已经正式启动相关运作。同时,盛大文学将与北京印刷学院共同成立博士后培养基地,打造首个网络文学博士后培养基地。

        对网络作家的培训还不止这些。2011年中文在线旗下的17K小说网开设了网络文学作家培训“青训营”,目前已经开办了19期,成为最大的网络文学领域作者培训组织。青训营的公开课学习人次达到了112万人次,一对一的作者培训数达到了18253人,签约的作者数超过1500人。除培训作者之外,还培养了网络文学的教官,共8期105人。而由青训营改进的青训学院将承担每年培训十万人次网络文学作家的重任。

        这些数字听起来是庞大的。据网络文学大学常务副校长刘英介绍,网络文学的办学规模是每年培训网络文学作者十万人次。网络文学大学的课程设置参考了国内文学院的教学课程以及鲁迅文学院的教学课程。他说,网大的口号是打造网络文学的“水电煤”,让中国文学在网络推动下站在世界之巅。

        庞大的志向中文在线市场公关高级经理许琳告诉读书报,2010年,鲁迅文学院与中文在线旗下17K小说网共同举办“鲁迅文学院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邀请来自中国作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北京大学主流文艺类期刊的多位知名专家担任导师,还结合网络文学创作特点,开设了国情文化、文学态势、作家的素质与培养、小说创作谈、创作知识与创作技巧等十几门核心课程,通过培训,帮助学员写出更加贴近时代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

        网络文学大学将分为青训学院、精英学院、创作研究院三个层级,分别针对爱好网络文学、初涉写作的新人作者,发表过完本作品、有一定写作经验的资深作者和发表过多部作品并获得读者认可的知名作者进行培训。网文大学引入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模式,使培训百万作者成为可能。

        目前,青训学院已经培养作者18000余名;精英学院于2013年11月开课,《类型小说创作》、《写作实用技巧》公开课已发布;创作研究院2014年首期将举办知名网络作家作品研讨会。

        网络时代为数以百万计的爱好者圆了文学梦。目前各类文学网站提供的产品总量并不算少,但是真正具有文学审美价值的却凤毛麟角。那么,长期存在的网络文学鱼龙混杂的问题,是否能通过文学教育得以改善?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表示,作家不是能培养出来的,但作家的成长需要经过艰苦而严格的训练,尤其是类型文学,有大量的成规惯例,必须在前辈创作的基础上升级翻新。学徒期是免不了的,以前的网络作家大都是自觉成才,自我训练,现在有个培训机构当然是好事。“但是我觉得真正能当师父的是前辈作家,评论家是另一个行当的专家。评论家能充当的角色是学者粉丝,一方面对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以精英粉丝的身份交流,同时以自己的文学史眼光和理论知识结构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刻的解读分析。”他说。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认为,运用网络实施远程教育和教学,已经有多年实践,但是通过网络分层次、分类别地指导网络文学作者,仍是一个大胆而可贵的尝试。这样一所由民营文化企业创办的办学机构,由于确立的教学方向、对象、方式和手段、目标和追求,都具有独特性。因而从哪个角度观察,都称得上是一项创举。“当然,最终的效果如何,还需要假以时日。”

        有必要培训吗

        现在的网络文学是不可忽视的存在,要研究了解中国的当代文学,绕不开中国当代的网络文学。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中间曾有一些隔阂,传统作家的作品,属于比较严肃的文学,在网络上写作的作品,属于通俗的、流行的作品。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传统写作跟网络写作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中间原来似乎有一道无形的墙壁,现在这个墙壁已经不存在了。有很多用传统方式写作的作家,他们也频频在网上出现,他们的作品也在网上推出。对作家莫言来讲,网络文学曾经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而且在内心深处也是很抵触的领域。“十几年前,当网络文学刚刚发展的时候,我心里想不准备跟它打交道;”莫言说:“再早一点,电脑刚刚进入老百姓的生活的时候,我也下决心这辈子不使用电脑,但是这个决心很快被现实生活所改变,我用上了电脑也跟网络文学产生了很多的联系,并且接受了网络文学大学的名誉校长的聘任。所以有时候现实会改变人很多的想法。现实也会改变人对人生整个的看法。”

        网络文学大学的成立使网络“今天叫网络文学,过10年、20年,文学就不分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了,会自然汇聚到一起。互联网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我们非常期望未来网络文学大学能够培养出中国未来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童之磊信心十足。

        那么,实际情形能否按照预定的方向前行呢?评论家庄庸认为,一方面,渴求“创作指导”的需求强劲、庞大和膨胀,并不只是那些新手和菜鸟需要“网文创作入门指南”,大多数写手也需要“晋阶晋级指导”,尤其是那些处于二三线等临界状点亟须进化蜕变的中层作家们,突破创作瓶颈、逐利冲动和成名天花板等三种需求混杂在一起,更需要实战、实用、实际的引导。就算那些大神,在系列化的创作后,也逐渐面临着是否能够摆脱同质化重复、从术到道、从网文到“文学”的蝶变之境遇……在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自我探索,需要顿悟,需要一种点评、一种当头棒喝,一种迷津指路。

        但另一方面,如庄庸所说,对这种需求的满足并不匹配——每个网络文学网站都有新人指南,也有编辑指导与培训体系。这种体系对“入门”和“紧跟趋势版块、题材、类型和热点”是非常有效的,但也仅限于此——受限于商业利益最大化等种种因果与目的,网文作者的培养与使用,都是“逐利的”,很难基于“长线投资”,来对作家实行阶梯式和全培养模式。这就导致现在网文作家的大多数培训培养模式,都是“速成长”、“功能化”的,没有“固本强基”的造楼式培养,以至于当大多数网络作家在爆发式的创作之后,会很快面临后劲不足、软肋倍出的情况。一旦创作漏洞与瓶颈频出时,现有的

        网文创作指导与培训体系很难及时地予以针对性解决。

        怎么搞培训

        如火如荼开展的网络文学的培训现状中,庄庸的分析无疑是一针清醒剂。他指出,就算有少数网站与有心人士试图这样做,基于商业回报率以及行业生存现状,也很难推行下去。何况,网文作家的培训,已经不只是网络文学的创作本身问题,而是一种权力、话语权和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谁也不想让出这种主导权,并在这种分配中让自身受损。这其实造成了一个窘迫的处境:当大量网络作家处于“创作瓶颈”时,我们竟然无法找到哪怕只是少量的、合格的、有资质的“培训”……尤其是越往上“晋阶”,越有实力的网文作家,在遇到创作瓶颈时,就越缺乏“指路者”。

        其实无论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创作,每个作家都有可能面临突破瓶颈和“创作选择”的问题。就像作家猫腻,从《庆余年》到《间客》,再到《将夜》,粉丝们对他创作构思和故事大纲不断的“技术贴解析”,逼迫着他不断地腾挪转移,寻找着新的突破点。但发现在故事架构里突无可突,破无可破时,他只有采取语言和思想的双重解构方式,来尝试突破。这让我们感觉到了猫腻的焦灼和不安。

        “这回到了一个基本的问题:网络作家需要什么样的创意写作培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文学创作指南?是人物、情节、语言、结构等‘写作技能手册’吗?这种书遍地都是;是网络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快感机制和接受美学等‘创作理论指南’吗?这种书现在还没有人能够写,但在现在,它并不是亟须的。现在,网络作家,或者想当网络作家的人,最想看到的是什么呢?”根据庄庸的观察,网络文学发展十余年至今,已经到了一个阶段性的拐点上了。

        2011年作协曾组织“结对交友”,18位著名作家、评论家与18位网络作家见面并结成对子,实际有多大成效尚属未知。网络文学的培训如何落到实处而避免好大喜功,也是庄庸思考的问题。他情愿相信,这种结对子,是交友,是“联谊”,是互相接触和破冰的开始。

        他说,作协“结对子”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和创意——只是,它需要在一次两次的座谈会上,向更纵深的方向挖掘。尤其是需要一种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的战略思维推尽:当我们把铁凝、苏童、毕飞宇等整整一个时代的“中国好小说”及其“创作指南录”都能系统地挖掘并传承下去时,将来,当我们将猫腻、辰东、天下归元等网络作家的代表作或成名作,选为“中国好小说”(网络文学卷)时,是不是也可以推动他们进入高校创意写作课和作协新锐作家培训班中,让他们“结对子”,把自己的作品及创作沉思录传下去?

        所以他认为,网络文学大学的精髓,不仅在于好的导师,更在于好的学生。这不仅仅是一场“教学”,更是一次新文艺时代的互动。网络文学创作与评论,以及创意写作指南,只有超越与跨界,才能真正做到立足“中国的”,采用扎根的方式进行提炼、总结和体系化,然后,以“中国话语”来推动中国的“网络文学创作”和“汉文写作”。

        (本报记者 舒晋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