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香)近日,中国歌德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侨易观念的意义与问题”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叶隽在会上提出他穷8年之功思考成熟的“侨易学”体系,供与会学者批评。叶隽所撰《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阐述了作为哲学方法论的“侨易学”的学科界限和研究对象,并进一步提出了“侨易学”的学科概念、核心内容和基本原则。
近年来,中国学界越来越关注到“外力”对学术或互证、或影响、或补充等作用。但是,地域的不同是如何影响学术观念与体系的?又如何可运用于学术研究与推进之中?有何规律可循?尚待进一步的整理和阐发。
叶隽表示,“侨易学”的基本理念是因“侨”而致“易”,前者强调空间维度的整合,后者关注时间维度的演进,其中既包括物质位移、精神漫游所造成的个体思想观念形成与创生,也包括不同的文化子系统如何相互作用与精神变形。提出侨易学这一概念在他属于“顺水推舟”,因为这两年他基本上在不自觉地运用这个概念,涵盖一些需要用一大堆词汇还表述不清的东西,譬如文化间的关系是接受、影响、交流、接触、冲突、碰撞、斗争、融合还是创生?但如何在学理上更加完善,尚需学界同仁不断质疑辩难,经由实证研究而不断证伪。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韩水法指出,侨易学的提出是一个宏大构想,重要的是提出了一种新的观念和概念体系,而人文学科创新的标志之一就是提出新的观念。他同时提出,“大凡新概念、新观念的产生,不仅要从观念到观念的体系演绎;更要注重观念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密切互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胡继华进一步提出,侨易是个特别大的课题,应有4个层次,一是名物或器物研究,诸如糖、茶叶、酒、烟等;二是制序的研究,包括君主制、民主制、学制、法制等;三是思想意象研究;四是观念原型研究,包括思想单元、概念历史、关键词等。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罗炜则提出,“侨易学”可通过重视实证性的可操作方式来考察具有重大文化思想精神的具体形成。
叶隽主编、旨在彰显中国学术与思想原创力的“会通丛书”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首批3册:《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隐身与现身———从传统译论到现代译论》和《他乡是一面负向的镜子———周宁跨文化形象学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