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拆迁美发屋 重建养鸡场:怎样修造罗芒故居博物馆?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0月23日   08 版)
    陈笑黎、秦俟全、刑楠译 芒罗小说集《公开的秘密》有望在下周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本报记者慨康报道 因为健康原因,82岁的丽斯·罗芒将不会在12哥月上旬飞往瑞典,参加在斯德哥尔摩行举的诺贝尔文学颁典礼。

        这也意味着她无法在几个月之后写出《盛典:之行》这样的作品。

        中国作家莫言在去年获奖之后,狂热的游客涌向他在山东高密平安庄的老宅,拔萝卜,抠墙皮,挖墙砖。

        当代短篇小说大师暂时不必担心受到类似的骚扰,但她的出版商道格拉斯·布吉森决意为她争取鸡犬不宁的机会。吉先生已经致函联邦、安大略省和休伦县三级政府,呼吁尽早拨款,买下女作家小时候住过的温厄姆镇老屋,改造成芒罗文学博物馆,以期在她身后开馆纳客。

        “现在就该着手,以公道的价钱,在合适的时间,买下这两处房产。”吉先生写道,“加拿大公园管理局应该出面,想想将来的数百万文学游客,他们肯定会蜂拥而至,来看‘艾丽斯·芒罗的家园’ 。”

        加拿大《环球邮报》上周报道,联邦政府和省政府不愿插手,宁愿将此事下推,交由县政府或镇政府酌处。

        温厄姆镇所在的北休伦区区长尼尔·文森特表示,由于涉及拆迁和修旧问题,芒博馆建馆之事颇为棘手。

        芒罗的童年旧居久已易主,原址上建起了发廊。对政府而言,这不仅意味着要付出一大笔拆迁补偿的费用,还要另外花钱,把发廊修剪成大萧条时代的狐狸养殖场或战后的养鸡场。

        读书报记者在芒罗的小说集《女性众生》(Lives of Girls and Women)里读到:“狐狸养殖结束了,因为皮毛价钱在战后一落千丈。狐狸没了,围栏放倒了,我父亲转业养鸡。”

        1994年,芒罗告诉《巴黎评论》杂志:“我父亲死的时候,住的还是农场的房子,以前那个养狐狸、养貂的农场。现在那儿成了一家美容院,名叫‘彻底放纵’……有时候我觉得应该进去修修指甲。”

        彻底放纵美发屋捣毁了芒罗故居的厨房,只在前屋营业,一做就是几十年。

        一谈到拆迁补偿,文区长就头疼。“我们不是大区,我们收不来那么多税。”他说。

        此外,县里业不想搞重复建设。不远处的布莱思村已经划出地皮,修了个文化馆,每年搞一次芒罗文学节,开朗诵会,办短训班,还搞作文大赛,今年有111篇文章应征。文森特区长说,来过节的群众不少,也见着老外了——英国两口子,本来去美国波士顿度假来着,后来听说了芒文节,跳上飞机就过来了。

        文区长认为,买下发廊再翻旧不够经济实惠,真要有了钱,倒不如花在刀刃上,搞好现有的芒文馆。

        他把皮球往上推,说联邦和省里要是不出大份,只凭县区的财力,断然搞不掂更大的芒博馆。

        但加拿大没有文化部,亦无文联和作协,找不到对口部门来筹备在世作家的纪念活动,最终共由分管古物的联邦环境部长利昂娜·阿卢卡克出面发表声明。她先祝贺芒罗获奖,说应该让她成为全体加拿大青年的楷模云云,然后泼了冷水:“不幸的是,根据目前的国家遗址认证规定,她的房子恐怕无法取得认证。”

        看来,吉布森先生的公开建议没能得到热烈的回应。暂时我们恐怕没有机会,去抠芒罗家的墙皮,挖芒罗家的墙砖,外加一顿农家乐狐狸火锅了。

        但是,彻底放纵美发屋想必欢迎您飞到加拿大,规规矩矩做个美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