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0月16日   12 版)
    《中国会馆志资料集成》(第一辑)王日根薛鹏志编纂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 定价:8000.00元

        《中国会馆志资料集成》(第一辑)生成记

        我于1991年起跟随著名历史学家杨国桢教授攻读博士学位,进入明清会馆史的研究领域,此后的三年,我便力求“上穷碧落下黄泉”,行走于国内外的各大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搜集会馆资料,三年的博士阶段,我完成了《明清会馆史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在韩国磐、葛剑雄、林仁川、陈支平、郑振满、周翔鹤等组成的答辩委员会上通过了答辩,获得了优的成绩。1994年,经天津人民出版社陈益民先生力荐,该博士学位论文以《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为题,被纳入该社连续出版的《中国社会史丛书》,《乡土之链》一书出版后受到了学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社会学研究》、《史学集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东南学术》、《台大历史学报》以及一些报纸都刊出书评,给予了高度评价。《读者导报》1996年9月2日、《厦门日报》1996年12月17日等亦发表了对此书的评论。冯尔康在《简述清史的研究及史料》(《台大历史学报》第31期2003年6月)中说:“会馆史有王日根的专著《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考察了会馆发生、发展及其社会背景,它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以及历史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6期胡荣说该书是“目前乡土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又一力作。”《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5期陈爽先生在《1996年社会史研究概述》中的评价说:“此书突破了以往把会馆简单地归结为工商业行会或同业组织的局限,把它置于明清社会的变迁中进行动态分析,全书从社会变迁与社会整合的角度,对明清会馆兴盛的历史过程、社会背景、内部运作、社会功能与文化内涵等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作者吸收了现代社会学关于社会组织、社会运作、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等多方面的理论,结构宏大。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避免了以往社会史论著中以论代史的通病,对历史事实进行了具体的考证和分析,征引了包括明清史籍、地方志、会馆志、碑刻等数百种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严格的学术规范。”该书于1997年在北方十五省市18家出版社第12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评选中被评为优秀图书,1997年获厦门市第二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次年又获福建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此后的若干年里,我继续关注会馆,断断续续写一些论文。我觉得会馆研究确具有独特的价值。中国历史延续发展,其中虽然有停滞,但不乏传承与更新。中国自先秦便发展成熟的自然观、价值观、社会观,在官方和民间长期赓续传承,譬如天人合一、天下大同、官民相得、选贤任能、协和万邦等等,与此同时,在中国各不同历史时期,因应社会变迁而起的各种变革亦应运而生,如“始简而终巨”的科举制度为选拔贤能之才提供了更多坚强有效且可操作的制度保障,如明代开始兴起的会馆组织则顺应了当时科举制度更全面铺开、商品经济更深入发展、人口迁移更大规模展开的形势,在官方行政管理之外,通过社会力量,建立起流寓人士(包括官绅、试子、客商、其他流寓者)进行有效社会管理的机制。我以为这是中国社会发展中传承与更新的杰作,具有内生变迁价值,能为经济而有效地开展流寓社会的管理发挥作用,其“祀神、合乐、义举、公约”的基本功能覆盖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困难济助以及行业规范等方面,其经济性、文化性、社会性均得到彰显,并且对传统价值观中的“义”、“利”等作出了因时的诠释。

        由于会馆曾被视为封建落后的东西,会馆财产被没收,会馆活动被取缔,连会馆文献亦多遭遇散落的命运,乃至直到当下各类商会已遍地开花之时,我们仍难以追溯其本土文化渊源,仍多视商会为舶来品,是西方文化的成就。我以为这是近代以来“文化自卑观”下的偏识,亟待得到根本性的纠正。唯此,我们才能形成自我之信念,确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才能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会馆志是堪与国史、地方志并驾齐驱的重要史料。明清时期在北京就有约400所的会馆,以官绅试子会馆为主,上海亦有近400所的会馆公所,以商人会馆为主。其他像苏州、南京、杭州、武汉、洛阳、开封、天津、广州、福州、厦门、潮州、贵阳、昆明、重庆、成都等地都数量不等地分布着会馆组织,有的村庄都能找到会馆的遗址。随着中国人移居海外,海外华人会馆亦先广布南洋各国,继而扩展及于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等地,至今仍呈蓬勃发展之势,当我们漫步美国旧金山的街头,我们能感受到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遗存,连美国总统奥巴马都喜欢到旧金山的中国食品店购买食品。若干外国政要已在不同场合肯定华人会馆在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文化、丰富当地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外华人会馆具有与时俱进的不竭生命力。

        经初步调查,我们确信现存会馆志至少在千部以上,一者目前没有人系统进行过整理汇编,再者因为版本较早,或有的版本质量不高,漫漶、残损现象严重,又保存分散,即使是国家图书馆亦只保存了不到10部,有的散落海外(日本东洋文库、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等有一定收藏),有的则散存民间,面临虫蚀水侵的危险。由此我产生了尽快收集会馆志,将其汇编传承的愿望,亦希望以此向我们伟大时代献上民族复兴的文化基因之一斑。

        这一愿望很快得到了厦门大学出版社蒋东明社长、宋文艳总编的赏识,并被列入福建省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于是我与薛鹏志副编审一起,充分调动各大图书馆人脉、研究同行以及我们的毕业生的积极性,广泛展开会馆志的搜淘工作,朱德兰、卞利、周惊涛、肖丽红、韩轲轲、吴鲁薇、徐萍、章广等或提供稀有会馆志,或帮助拍照、或扫描、或进行对勘,大家都非常辛苦,《中国会馆志资料集成》(第一辑)可以说是这项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本辑所收的会馆志有的版本较好,有的史料价值较高,有的还进行了必要的比勘对校,使不全的版本具有了完整性。由于会馆的规模有大有小,会馆存在的历史有长有短,各会馆本身的经济实力、管理水平各有很大差异,因此,有的会馆志鸿篇巨制,印制也很精美;有的会馆志则仅仅是一个手抄本,且书写也不规范,但是从全面反映会馆历史的角度出发,我们力求照顾到各类会馆、各个地区会馆的覆盖面,给读者和研究利用者以更全面的展示。

        我向为本书作出贡献的各位表达诚挚的谢意,并期待由此得到各界的更多支持,力求将这项工作继续推展下去。

        (王日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