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跨界”中的建筑

    大鹏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9月18日   13 版)

        前一段参加了一个几家媒体组织的“跨界”论坛,与会者的发言可谓振聋发聩,余音绕梁,也使得一直囿于建筑设计圈子的我大开眼界,难怪这年头大家都热衷于“跨界”活动,砸破壁垒,跃出井底,青蛙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媲美王子!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关于建筑师的工作如何走向艺术品市场”,缘起是2012年几个建筑师的草图和建筑模型参与了“艺术品”的拍卖活动,论坛主办方介绍说最高价格的一个建筑模型和草图拍卖了50万元,价格最低的一个模型拍卖了8000元,其余的价格在几万到二十万不等。参加论坛的建筑师显然受到了鼓舞,他们没有想到自己工作的过程的“副产品”竟然可以参与拍卖,至于拍卖价格姑且不说,光是能跻身“艺术品”拍卖大厅就足以让建筑师自豪不已。

        因为是“跨界”论坛,与会的除了建筑师外,还有比较有名望的画家、书法家、雕塑家和音乐家,这些人算是不折不扣的艺术家,他们很为建筑师抱打不平——一个建筑模型和草图最高价才拍卖了50万元?!这完全没有体现出建筑的艺术价值,他们举例说较有点名气的画家一幅画动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而最能体现建筑师设计创意思想的草图和模型拍出如此价格不是间接的贬低了建筑自身的艺术性和建筑师工作的创造性?他们纷纷给在座建筑师支招:现在距离今年的草图和模型拍卖还有好几个月,你们完全放开思路为艺术而创作吧,再也不用顾及那些业主的要求和造价等因素制约,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体现建筑艺术的作品,从而才能拍出天价,也好让世人认识到建筑的艺术性以及建筑师的艺术家身份!其中音乐家还举了一个音乐神童的例子,据说这位神童演奏时根本就不看乐谱,甚至谱都识不全,但是他拉的小提琴直指人心,你们建筑师就是被平时那些条条框框给限制死了,不妨学学这位音乐神童吧!他们的言论虽让建筑师很丧气,但却也重新昂起了具有创意思想的头颅——难道我们连个不识谱的孩子还不如?这让人情何以堪?!只要解放再解放自己的思想,一定能创作出可以拍卖天价的作品,让那些材料、造价、结构、规范和甲方的种种要求都统统见鬼去吧。

        听了这些言论,我感觉自己见鬼了,前途一片黯淡,因为我大学读建筑学专业纯属意外,高考前也基本没有学过什么绘画,更多时候是埋头题海。大学自己学习还算认真,竟然蒙混过关毕了业,还一口气工作了十来年,虽无骄人成绩,却也兢兢业业,甚至自得其乐。我担心那些具有艺术细胞的建筑师纷纷通过拍卖草图和模型确立了自己的艺术家身份,并且为建筑设计这个行业重新找到定位,那时的我岂不成了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这些天来,我寝食不安,除了担心自己的工作前途,还重新回顾了这些年来自己的所学所为,不禁问自己:建筑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呢?或者她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如果模型和草图先于建筑拍出了天价,成为了传世的艺术品,那对应的建筑还有必要再存在吗?让具有如此艺术价值的建筑为人们遮风挡雨,那岂不是玷污了建筑的思想和灵魂吗?

        先说说我自己与建筑或者建筑设计有关的一些亲身经历吧。忝为建筑师的我经常会与业主打交道,几乎每次都会碰到业主同样的要求“一定要有独创性,至少五十年不落后”,每每这个时候我都胆战心惊,只是现在变得越来越淡定,因为凡是到过的城市里基本都没有五十年寿命以上的房子,还有就是我现在年龄也奔四了,就是自己设计的房子五十年后真的落后了又能怎么样?总不会还要父债子还吧?还让人纳闷的是大家都想领先,可没有“落后”又何来的领先?

        一次陪我们头(一位建筑界的院士)去一个地级市踏勘现场,当地领导提出要建的博物馆一定要有地标性,务必要打造成这个城市的名片,最好能有“鸟巢”那样的轰动和影响,今后凡是到了这个城市的人都会来参观,甚至还动情的说:“将来即使我们都不在了,也算是为子孙留下点东西”。博物馆的建造用地风景如画,面对此情此景,我竟然忘记了拍照,那可是历史性的时刻啊!多么难得的见证,至今我一直都在后悔,稍微安心的是那个博物馆虽然建成了,却迟迟没有投入使用,从目前来看也没有什么轰动和影响,何况下一任领导的手笔会更大,但愿这个博物馆五十年后还健在,也算是留给子孙对这个时代的一点见证吧。

        去年底参与了一个“文化艺术村”的设计,用地处在长江边,同样的风景如画。这次领导倒也低调,没有要求要像“鸟巢”那样的影响会轰动,他们说是新城建设太快了,文化配套设施跟不上,加上新城里人气不旺,生活里总觉得缺点东西,他们希望能在这个用地建造十多栋艺术家创作室,并且还有配套的展厅、画廊、休闲茶座等,从而能引进省市级乃至国家级的艺术家进驻,并且能实现艺术家与市民与文化市场的互动,从而能为这个新城增添活力。说真的,我当时都被业主的初衷和诚恳感动了,何况业主还说“你们的设计就是这里的第一件作品”!让人稍微不快的是业主说要预留出五六栋创作室由大师级的艺术家参与创作,因为这些艺术家多半是书画家,他们可以画出各自的创意,再由建筑师深化完成设计,那样一定会留下传世之作……随着项目的推进,我们还和业主一同去上海的文化创意咨询公司调研,原来还真有这样的公司,还不止一家。他们结合项目的特点,分析的头头是道:建议引进某些类型的书法家和画家,如何运营拍卖,如何获得艺术品肖像的使用权来制作丝巾、瓷器等工艺品,如何开展书画培训班和研讨沙龙吸引人气……看来市场早走在了设计创意前面。

        我们设计工作推进过程中最纠结的是如何体现艺术家对建筑独特性和品味的要求,甲方总认为我们的设计还不够独特,再三提醒“他们可是艺术家啊”!两个多月后,甲方终于请到了四五个大师级的艺术家要和我们一起交流设计,弄得前一个晚上我们如临大敌,没想到第二天的交流让人如释重负。我们本想效果图、多媒体外加动画表现全方位在艺术家和甲方面前亮相,结果艺术家们基本了解了我们的设计意图后竟然打断了我的介绍,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先生率先问甲方:你们把我们引进到这个“艺术村”真正地目的是什么?甲方诉说了新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设这个项目的初衷。老先生说那只是你们的说法,这块地是在沿江的城市公园里,我们进去后岂不成了公园的“景点”?再说设计的房子一栋才两百多平米,画室太小根本就不能创作大画,还有房子是免费使用还是租用?有没有产权?平常谁来管理?真的要展览谁来负责安全……甲方逐一解答了使用权和安全的方面的问题,并且补充说请艺术家为自己的创作室出创意,这样更能体现出各自的特点,做到真正地量身打造。没有想到那位老先生回答:我一点不懂建筑设计,连自己家里房子装修都弄不懂,还是请人代劳的,且不说我的创意如何,真的为我量身打造,按我现在这个年纪,没多久不在人世了,这房子还让后来人怎么使用啊?甲方彻底无语了。

        我庆幸自己见识到了真正地艺术家,因为他老人家虽然年事已高却没有糊涂,真是难得糊涂啊。他质朴的话语也让我对建筑有了新的认识,还有就是其实不少人太把“艺术”当回事了,主要是他们内心里都把自己当做了“艺术家”。 “艺术村”项目就这样胎死腹中,只是没有彻底流产,没多久就更名为“文化艺术中心”重新启动,因为前面波折响了进度,后面的推进效率就更高更快更强了。

        在做这个“艺术村”项目的过程中,我经常去这个城市出差,一般都住在某个大学门口,这里有几家书店、若干家咖啡馆和小饭店,又便宜又热闹。我约一个读建筑学博士的朋友出来闲聊,不知不觉就谈到了这个学校一位很有影响的F老师,最近他的设计频频获奖,还出了一本关于建筑设计访谈的书,他的作品从照片看完成度很高,精致极了,尽管房子规模都不大。朋友看了看表,问我想不想见他?我说有机会当然好啊。朋友说你现在就可以跟我走,F老师还在学院的工作室推敲设计,我说不会吧——都晚上十一点半了!朋友说他一般在十二点前是不会回家的。本来我还兴致勃勃的,不知为什么一下子就困了,于是说时间太晚了,下次再找机会吧。

        第二天我还是抽空坐了近一个小时的车去看了F老师设计的作品,这个作品其实是一个售楼处,几本建筑专业杂志先后发表了几篇关于这个作品的文章,那本关于建筑设计访谈的书中一半篇幅也是关于这个售楼处的。我在一个名为某某“国际创意园”的角落找到了这个两层的小房子,好在周围都是高层的创意办公楼,我得以在不同角度观看了这个建筑,走近看才发现没有我看到的照片那么精致,墙面积灰甚至开裂,进到展示厅看了一下,再往进走就被保安拦住了,好说歹说还想拍点所谓的空间效果,保安说如果买房签约就可以进去洽谈,那样就能拍照了,我吓得落荒而逃,一套蜗居已经使得我委身为奴,这里可是“国际创意园”啊!

        其实现实生活中大量性的建筑都是些普通的房子,而且基本都简单、简陋甚至粗糙,如同这个社会中生活着的大多数,而且他们也基本不会出现在像“鸟巢”和“售楼处”那样的镜头和媒体话语中,算是沉默的大多数,当然如同人一样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和环境这些普通房子也会脱颖而出,上海的“楼倒倒”一倒成名,接着出现了大量的“楼歪歪”、“楼脆脆”,只是瞬间都成了过眼云烟,就算“芙蓉姐姐”也不是这大多数想当就能当的。

        曾几何时,猿人住在山顶洞里,河姆渡人住在干阑上,仰韶人住在半穴居里,杜甫尚且为茅屋被秋风所破而哭号。房子除了能为人们提供遮风避雨的基本庇护外,它还在人们有意无意的营造中为我们提供了某种生活场景,小而言之是个人和家庭的共同记忆,大而言之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延续与底蕴,那些有幸数百年上千年还屹立不倒的建筑,就成了打开历史之门的一把把钥匙,岁月和风雨虽然使得它们沧桑颓败,但正是沧桑颓败使得它们的存在价值不可替代。只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有意识的要将房子变成“建筑”,最好能变得具有艺术价值。西方传统建筑的代表为教堂,只是它是上帝的居所,我们传统建筑的代表为皇宫和寺庙,那是皇帝和神仙的居所,至于人的居所那只能称其为房子,所以东西方普通人都是匍匐在地的,俯首与仰视成了我们固有的姿态与视角。随着现代化社会到来,西方社会转型时期产生了现代主义建筑,其至关重要的是以建筑这种物理实体肯定和传播现代价值观,现代性的内核是对个人的尊重,以及基于这种尊重而衍生的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个人认为这正是现代建筑价值最大的地方,而不是那些纷纭多变的流派与主义,更不是那些具有“艺术感”的形式,因为在西方传统价值观念里,这些二十世纪初的现代建筑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只是“革命”成功了,价值观念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

        现代社会里“居者有其屋”变得如同农业社会“耕者有其田”一样重要,因为作为社会动物的人毕竟具有“动物性”,潜意识里还是需要一个“窝”,使得自己具有一定的归属感,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和聚集,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里如何实现“居者有其屋”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伴随着尼采的“上帝死了”,现代主义建筑的旗手柯布西耶发出了“建筑或者革命”的呐喊。现代建筑一路狂飙,继而蔓延到全球,它们全面占据了曾经城市,并且迅速造出了一座座新城,使得那些往昔独领风骚的教堂、寺庙和皇宫风光不再,甚至灰飞烟灭,可以说现代建筑正是全球化进程的开路先锋。建筑和社会思潮中那么多的主义都成了过眼云烟,唯独资本主义一枝独秀,在我们当下的社会中建筑不折不扣的成了“资本”的代名词,小到一套百十平米的住房需要一个家庭近二十年的打拼,中到一个地标建筑动辄花费数亿数十亿,大到一个城市一年拍卖土地获得数百亿上千亿的收入,而这拍卖出去的土地因为建造房子而拉动的资本运作又要放大好几倍!想想看,在我们当下的社会除了建筑外还有什么当下能代言资本?!不管什么现代还是后现代的建筑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身处其中的人们是不是该醒醒了?没有了神与上帝主宰的人其实也会无聊,甚至会更空虚,但这无聊与空虚仅仅靠房子和资本就能充实起来吗?“消费”真的就是创造吗?

        在当下的社会,不少人坚信建筑可以创造财富,基于此他们对建筑具有的价值当然深信不疑。首先建筑师坚信他的创意能够点石为金,如同悉尼歌剧院、流水别墅一样成为全球地标和典范,而且通过设计和建造还能传承历史延续文化,建筑师俨然是活着的上帝。其次购房者坚信房子会越来越贵,迟早要买当然要早买,节节攀升的地价使他们在绝望之际会更加坚定购买的信心。只是开发商似乎没有这么大的信心,据说他们将房价一夜提高20%时一点信心都没有,谁知第二天早上售楼处排队购房的人望不到头!尽管现在房价畸高,但是在十二五期间对房价能不能每平米涨到十万元开发商还是没有信心。据最近的《人民日报》报道,十几个省会城市和若干个地级市计划要建造数十个新城,看到这消息,不知道开发商还有没有信心?

        再回到文章开头的“跨界”论坛,逐一聆听了那些所谓“艺术家”的高论,我暗暗的笑了,因为我坚信在之前的“艺术家文化村”项目中见过了真正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在教唆建筑师为了艺术而艺术,从而可以完全自由发挥,仅仅凭草图和建筑模型就能扬名立万,还可拿到天价的拍卖费,真不知道他们安得什么心?我在想他们为什么不早点回家关门创作,写幅王羲之那样的《兰亭集序》,画张梵高那样的《向日葵》,谱个贝多芬那样的《命运交响曲》会有什么障碍呢?那样的东西只要一拿到拍卖大厅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又何必为了区区千元的专家费而东奔西跑?听了这些言论,还是要为跃跃欲试进军拍卖大厅的同行加油祝福,毕竟水涨船高啊,同时我感觉自己的确是在鬼混,因为论坛的地方是在城郊的一个创意园里,这里人烟稀少,基本算是当下最流行的“鬼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