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9月04日 星期三

    衣食住行中的分子

    伍慧玲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9月04日   12 版)
    《分子探秘———影响日常生活的奇妙物质》,〔英1约翰·埃姆斯利著,刘晓峰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第一版,49.00元

        如果提起“分子”二字,你第一感觉仍然是艰难晦涩、高深莫测,那么只能说,你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食品用品安全、环境保护越来越关注,不少分子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常客,许多人对多种分子及其来源、效用可以说是信手拈来。猪肝含铁,骨头含钙,蔬果含维生素……让人不快的是,我们还知道塑料里有PPA,奶粉里有三聚氰氨,冰箱会散发出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可以看出,其实某些分子离我们的生活是如此之近,而我们对它们的了解程度,往往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本《分子探秘———影响日常生活的奇妙物质》展现给我们的,正是充斥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的分子。

        有的分子很常见,比如饮食中天天都要用到的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组成的分子。今天,专家和媒体一直反复地告诉大众,要少吃盐(主要是为了减少钠的摄入),否则容易引起高血压。可是这太难做到了。首先,氯化钠这种分子能使人产生“咸”的感觉,淡而无味的食品,再健康也难以入口。其次,当代人尤其是城市人口,根本不缺吃的,相反,吃得太多成为损害健康的原因之一,而几乎所有的食物都会含钠离子。总之,似乎只有控制口腹之欲,才是健康长寿的良方。然而,无数商品就是为了同时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和对健康的渴求而诞生的。“低钠盐”正是其中的代表,据称,这种盐用钾离子和镁离子代替一部分钠离子,不仅可以减少钠的摄入,还能平衡体内的钠离子和钾离子,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可是,从书中我们可以知道,虽然人体对钾的需求量确实比钠高,但许多食物中都含有钾,只要正常饮食,人基本上不会缺钾。而人体长期钾含量超标,会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脏疾病。说到这儿,可能会引起读者的恐慌:我到底该不该吃低钠盐?还有该不该多吃某种“有益”或“健康”的东西?关于这个问题,相声给了很好的答案:一群专家为了早上吃苹果还是晚上吃苹果、苹果带皮吃还是削皮吃各执一词,消费者被弄得头昏脑胀,最后的结论是“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同样,本书给出的意见只是,当病症出现并且医生让你注意饮食的时候,不要违背医生的意见。因为这不是一本健康饮食手册,而是一本关于分子知识的读物,它只能告诉你这些分子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坏处和好处,人体对它们的需求量有多大,能从哪些途径获得。这些知识不能给出关于具体问题的答案,却能提高你的判断力,帮助你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过健康生活,不被虚假的广告和浮夸的鼓动所迷惑。

        有些分子听着就觉得稀罕,比如苦味分子。生活中带苦味的东西很多,茶、苦瓜、洗洁精等等,但恐怕没什么人知道这些苦味其实都来自一种“苦味分子”。人的舌头对苦味非常敏感,苦味分子只需要很低很低的剂量就能在一瞬间让人“苦不堪言”,甚至让人作呕。商家把这种分子加入洗洁精等日用化学品中,目的就是让人即使误食了一点点这类化学制品,也能立即感觉到并吐出来。笔者不由想到,如果能想办法把中药中的苦味分子去掉,是否就真能做到“良药不苦口”了?

        有的分子可谓“入得厨房,上得天堂”,比如特氟隆,它既可以薄薄地涂布在不粘锅表面,也可以覆盖在宇宙飞船外帮助人类探索太空。有些分子的真实情况与我们的日常理解差距还是很大的,比如,眼镜架、自行车等等,只要与“钛”合金沾上边,似乎就代表着优美的外观、优越的性能,以及高昂的价格。钛似乎是一种用处很大却稀少昂贵的金属。事实上,地球上钛的储量很高,只要开发出适当的冶炼方法,这种“来自天堂的元素”就能在普通家庭中安家落户。

        巧克力让人欲罢不能的原因,除了其独特的口感,还因为它含有苯乙胺。这种分子能让人心情愉悦,又不会带来大的伤害,似乎是一种天使般的分子。另一种分子是安非他明,它可以制成毒品“摇头丸”,由此可轻易窥见其魔鬼本质。但天使与魔鬼的差别其实小得不可思议:安非他明只比苯乙胺多了一个甲基(由1个碳原子和3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学基团)。化学分子的奇妙之处,由此可见一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