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余传诗)《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2013)》8月8日在上海发布,这是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连续第三年就市民阅读情况进行专题调查并发布权威报告。报告显示:数字阅读快速增长的同时,传统阅读并未同比下降,纸质阅读在上海市民中仍处于主流。
调查显示,在首选阅读方式中,对“传统(纸质)阅读”的选择仍然占有优势,比“数字阅读”高出13.85%;但两者的差距比去年缩短。而在网络阅读与传统(纸质)阅读之间的时间分配上,“网络阅读(纸质阅读”(41.10%)与“网络阅读)纸质阅读”(41.06%)基本一样;且这两个数据与去年的也几乎相同。
选择纸质阅读的原因主要与阅读的要求、质量、效果、感受有关。有将近65%的选择者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最好的阅读效果。“15B30分钟”和“0.5B1小时”成为上海市民每天接触图书的主要时间段,这两个时段和“1小时及以上时段”的比例与去年相比较分别有约5、7、10个百分点的增加,报告认为上海市民总体的阅读时间在增加之中;以“周”为单位的期刊阅读时间达到1小时及以上的比例达到将近四成。
对于过去一年中大约阅读了多少本(不包括期刊和教科书)“纸质图书”这一问题的选择,分居一、二位的答案是“1B3本”和“4B6本”,比例分别是40.10%和19.30%。以下依次的“7B9本”、“13B20本”、“20本以上”、“10B12本”皆未超过百分之十;而位居第三的“一本也没读”也有9.98%的比例,将近一成的这一比例集中于一定的年龄群(16至40岁)和职业群(“进城务工人员”等七个群体),显示阅读推广、优质内容提供等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产品的重要性。
对于所阅读图书的来源选择,“自费购买”和“图书馆借阅”仍如前两年一样居于首、二位,连续三年相同的结果说明上海市民文化消费中图书消费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67.34%的选择者在一年中会购买50元以上的纸质图书。其中购买“51B100元”的为22.39%,购买“101B200元”的为17.22%;购买“20元以下”群体的16.06%的比例与去年购书周期为“一年以上或更长”和“从不购买”之和的14.15%大致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