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8月07日 星期三

    文洁若、屠岸、柳鸣九、叶廷芳、陈众议……

    百位翻译家联名声援马爱农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8月07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韩晓东)近日,“哈利·波特”系列译者马爱农状告两家出版社侵权,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周黎等人的侵权行径,也激起了国内翻译家的集体义愤。在《译林》杂志及译林出版社首任主编、社长李景端的倡议下,一百位翻译家联名通过《中华读书报》声援马爱农的维权之举,讨伐抄袭剽窃歪风,堪称中国翻译界最大规模的维权声援行动。(声援函及联署翻译家名单详见本报5版)联署的翻译家中,既有文洁若、屠岸、杨苡、杨武能、李文俊、董衡巽、柳鸣九、傅惟慈、卢永福、夏玟等译坛前辈,也有许钧、陈众议、陆建德、郭宏安、黄源深、林少华等译界中坚,年龄最长者杨苡先生已是94岁高龄。

        李景端在声援函中指出,翻译抄袭剽窃现象十几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遗憾的是并没有引起相关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以至抄袭顽疾犹存,甚至呈现更多更快的趋势。多位翻译家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均声称曾不同程度地遭受过侵权。现年91岁的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翻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950年在上海出版之后不久,就被香港、台湾等地侵权出版,此后著译也常被人侵权使用,要想追究,十分困难。身处维权困境,几乎是众多翻译家挥之不去的无奈感受。意大利语翻译家、《爱的教育》译者王干卿,从报纸上得知马爱农维权的消息,顿生哭笑不得之感。因为马爱农状告的中国妇女出版社,他也曾与之对簿公堂,原因也是对方出版了抄袭、剽窃他译著的书籍。上海翻译家黄源深曾经做过查证,自己翻译的《简·爱》不仅先后被四五家实体出版机构侵权,还被100家左右的网站不署名无偿使用。

        王干卿7年间打了12场维权官司,尽管或判胜诉或庭外和解得到赔偿,但所得与付出实不能对等,最恶劣的是还曾遭遇不法出版商上门恫吓。几年前黄源深终于鼓足勇气将内蒙一家出版社告上法庭,尽管证据确凿,但庭审法官竟以“你可以这样翻译,别人也可以这样翻”为由,不予支持他的诉讼请求,在拿到江苏省版权局所做的侵权认定之后,黄源深最终胜诉,但区区两万元的赔偿金也被对方一拖再拖。在翻译界和出版界均以仗义执言著称的李景端,多年来不断撰文揭发和谴责翻译抄袭剽窃现象,甚至主动为季羡林、杨武能、吴岳添等翻译家代理过维权官司,但季羡林仅得1225元赔偿的结果却让他既失望又无奈。取证难、维权成本高、赔付额低,成了摆在译者维权路上的三座大山,难以逾越。著名翻译家文洁若甚至直言:“不要去法院,太难!吓唬吓唬他们就得了。”“就算去法院,也不要请律师,太贵!”

        这也反过来助长了侵权者和无良出版商的气焰。王干卿说,同一家出版社多次就同一本书侵犯他翻译版权的情况,发生过多次。他主张用“重典”治乱象,在著作权官司中引入《刑法》。尽管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在1997年被正式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但对照相关法律条文可知,侵权者要规避之,难度并不大。“重罚”也是多位接受采访的翻译家针对马案及类似案例判决的共同期望。

        “积重难返”是翻译家们对目前翻译出版乱象的共同评语。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著名翻译家许钧质问:“前些年集中出现的‘万能翻译家’———李斯、宋瑞芬等现象,闹到那么大的影响,最后为什么还是不了了之?‘马爱侬’们为什么还能还魂?”他痛感翻译维权没有一个切实有力的部门来管理,“在我看来,中国目前所有的维权里面,最难的恐怕就是翻译维权了。”他认为出版界、法律界、翻译界乃至全社会,都应从三个高度来看待翻译维权:中外文化交流高度、知识产权保护高度、提高翻译作品质量高度。李景端则认为,“当前最重要、最急迫的治理措施,应该从切实加强法治入手”,包括在修订著作权中对翻译作品加强版权保护,加重对抄袭、剽窃、傍名侵权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大力降低维权成本,设立可供法院采信的翻译质量鉴定机构等。

        当事人马爱农在获知已有超过百位翻译家声援自己时,连用“太好了!高兴!振奋!很感动!”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正如文洁若在接到李景端的倡议邀请时说的:“这是每个搞翻译的人都会支持的。”可以说,声援函联署在短短几天之内扩大到这样的规模,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屠岸表示,希望翻译界这次联合行动,能够促成一个公正的结果。马爱农表示对胜诉很有信心,但也担忧最终的处罚力度,远不足以打击侵权者和无良出版商。众多翻译界和出版界人士,都密切关注这起诉讼案的后续进展,大家希望,此番高调“打假”能成为一个好的开端,在激励更多翻译家行动起来,切实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能引起立法、出版管理、打非治劣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尽快改变翻译出版存在的乱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