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8月07日 星期三

    林肯中心的美猴王

    江岚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8月07日   20 版)
    杂技音乐剧猴西游记

        暑期我在南宁、银川、西安等地和国内的学者相聚,聊起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与海外传播,还谈到四大名著的相关情况。不料回到美国一下飞机,就接到老友周玮的电话,告诉我现代杂技音乐剧《猴:西游记》即将在纽约林肯中心公演。于是这个星期天酷热的下午,我和她在林肯中心David H.Koch我习惯上事先不看演出介绍资料,所以她只是把票给了我。我领着孩子们走进剧场,对美猴王这一次的异邦亮相将会是什么情景,一点概念也没有。说是“音乐剧”,一开场竟然是动画片。仙山顶上的巨大石蛋感“天真地秀,日精月华”,翻滚中“石猴出世”。帷幕开处,美猴王率领大小猴子们,跳树攀枝,采花觅果,享乐天真。那能舞会唱的猴王身穿整套黄色运动服,和他的众喽一样,过于整齐干净,全没了野性,我就开始有些不以为然。

        接下来的演出以孙悟空为主线,演绎原著当中的若干重要情节。从悟彻菩提妙理、强借定海神针铁、大闹蟠桃会、被镇五行山下,到唐三藏揭压贴脱五百年灾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大闹盘丝洞、三调芭蕉扇,一路驱妖降魔,最后师徒四人功成行满见真如。长长一部《西游记》,不可能在100分钟的演出时间里淋漓尽现,整场演出已算得上故事基本完整。幕间利用动画的联接,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舞台对时空转换和场景扩展的限制,故事连贯的脉络还算是清楚的。在歌舞之外,剧中杂糅大量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武术、火术、马术、杂技等等,使舞台效果更加纷繁炫目。白骨精们舞着扯铃,哼唱出“我们要吃唐僧肉”的诡计,形体优美;蜘蛛精们用大红绸带在半空里盘旋翻转,色彩绚丽,气氛迷幻;牛魔王与孙悟空的大战居然是“蹦床钻圈”,十多个演员在高低蹦床上腾挪跳跃,场面混而不乱……。加上动漫化的人物造型,配合舞美、音乐、灯光、布景、服装等其他元素,这出剧确实堪称对《西游记》别出心裁的“现代演绎”。可惜我是个泥古的老派人,平心而论,这种“现代派”的演绎并不合我的口味。首先,或许是当年老少两代美猴王———六龄童和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太活灵活现,早已深刻在记忆里,这个舞台上的孙悟空扮相怎么看都觉得缺少猴性;其次,该剧采用中文对白加英文字幕的形式,有些唱词诸如“盘丝洞”一场颇低俗露骨,我认为不适合孩子们;其三,剧中唐僧的扮演者是个女性,看着也很别扭……然而,我个人的喜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时此刻,美猴王在纽约曼哈顿的舞台上活蹦乱跳。自1895年Samuel I. Wood-bridge将《西游记》的片段文字译成英文开始,到汉学大家Herbert Allen Giles 在《中国文学史》一书中的人物简介和选择、Richard Wihelm 的人物故事综合译述,再到1913年Timothy Richard的章节选译本《圣僧天国之行》和1930年Helen M.Hayes 的一百回译本《佛教徒的天路历程:西游记》,以及学界公认质量最好的译本,Arthur Waley的《猴》(1942)和《猴子历险记》(1944),最后到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陆续面世的余国藩四卷完整英译本,《西游记》被译成英文已有不少年头了,可在英美世界的传播实际上始终徘徊在精英阶层,受众的范围十分有限。

        吴承恩的这部名作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亚洲地区被改编成地方戏曲、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版本数不胜数。其中孙悟空、红孩儿、二郎神等一干主要角色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通天河”等故事情节尤其堪称家喻户晓。几百年来的流播过程,早已证明了其自身艺术魅力之老少皆宜,经久不衰。这种魅力,不仅是属于中国或亚洲,更是属于世界的文化瑰宝。由于地域、语言、文化隔膜等等历史条件的限制,美国大众对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的认知滞后于世界其他地区良多。《猴:西游记》由著名华裔导演陈士争先生执导,英国摇滚音乐家Damon Ajbarn作曲,英国获奖艺术家Jamie Hewlett担任舞台和形象设计,他们中西合璧,联手将文字里的英译名著带出象牙塔,推进林肯中心,无疑是使之更加通俗化、大众化的一种积极尝试。该剧于2007年在曼彻斯特国际艺术节首演,引起巨大轰动;随后又在法国巴黎的查特莱剧院创造了连演16场并加演3场的历史纪录;2008年到美国参加过斯波莱托艺术节,也曾到过伦敦皇家剧院,都颇受观众好评。这一次该剧在林肯中心要连续上演近一个月,挑剔的纽约观众不知将作何评论,姑且拭目以待。当中国的传统经典走进西方,当差异如此巨大的两种文化直面交汇、碰撞,孙悟空其实不必是我所理解的孙悟空,甚至不必是中国人所熟悉的孙悟空。莎士比亚也说过,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不是吗?只要美国的观众们能对中国的美猴王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体认,这场演出的效果就已经达到了。正如花木兰也不见得必须是坐在织布机前叹气,“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的那个花木兰,只要众人都知道万圣节游行的队伍里成百上千的“木兰公主”的原型是代父从军的中国古代女子,而不是迪士尼凭空画出来的角色,就已经足够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