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在近日举行的“梁庄系列”作品研讨会上,《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指出,“梁庄”文本已经成为“非虚构”写作的样板。一提到“非虚构”,读者情不自禁地便联想到“梁庄系列”。但是,有些人以为“非虚构”即等于“揭露”和“批判”,将“非虚构”类作品看作是“伤痕文学”的复苏。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施战军认为,现在“非虚构”的作品无论内容和类型都很丰富,虽然“非虚构”作品会让人联想到历史学、社会学,但它始终是文学作品。作者应该自觉地站在比历史研究、社会学研究更高、更广、更深的层面去看问题。凭借《中国在梁庄》以及新近出版的《出梁庄记》,作家梁鸿让很多读者记住了中原农村的一个小小村庄。“梁庄”成了近年来出现在中国文坛的一个“意象”。(鲁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