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拍过很多烂片”的香港知名演员黄秋生近日在微博“发声”:“在中国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哎,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此言一出,引发网友热议。(7月15日中新网)
黄秋生将繁体字称为“正体字”,大陆同胞完全能够予以包容理解。港台地区至今仍在使用繁体字,港台同胞、包括大陆一些研究文字学的学者,以及部分书法爱好者,对于繁体字都有一种挥之难去的文化情结。但是,简体字显然不能认为就是“偏体字”,对于大陆民众来说,简体字已经成为日常工作生活交流表达的熟练化工具,上了年纪的人或许还记得并认识一些繁体字,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绝大多数不识繁体字,也没有谁觉得不正常。在大陆同胞心目中,断然不会出现“正体字”与“偏体字”概念,因为繁体字只是简体字过去的形态。
单就字体形式来说,繁体字身上确实承载着简体字所不具备的文化元素,从甲骨文、金文……到现在的繁体字与简体字,应该说每一种汉字的嬗变、演进,总会失掉一些文字学、历史学等意义上的好东西,繁体字演变到简体字同样如此。然而换个角度看,简体字身上亦承载着繁体字所不具备的文化元素。
从本质与功用上看,无论繁体字还是简体字,都无一例外地属于人际、社会交流工具,以及文化或文明的载体,这点无须争论勿庸置疑。港台地区使用繁体字传承华夏文明、大陆使用简体字同样传承华夏文明,就是最具说服力的事实证明。
华夏文明,整个人类文明在发展演变到今天,其实都有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简洁是生活的最高境界,也是文明的最高境界。人们都希望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喜欢被繁文缛节束缚,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天然地追求流畅简洁。简洁简易的价值观,符合人性发展的规律,与人类单纯明净的内心趣味非常契合。不仅如此,简体字较繁体字容易识记学习与书写运用,工具当然是越简便易学越好用,从这种意义上讲,简体字可以很好帮助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了解与熟悉中华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与普及华夏文明。
华夏文明是死还是活,与多少人识或不识繁体字,甚至与有没有人识繁体字并无因果关系。繁体字、简体字,作为文明载体或说表达工具,它们之间的演变,只是工具载体状貌的变化,丝毫不会构成对文明内涵的损害与削减。
作为演员,黄秋生给人印象是善于一本正经地搞笑,他的很多话具有戏谑性质,因此对于他称过半人不识繁体字,进而得出“华夏文明已死”结论,应该是一种调侃、戏说。假如硬要较真,顶多也只是说繁体字这一华夏文明形式有消亡趋势而已。很多时候,对于演艺明星的“大放厥词”,他姑妄言之,我们不妨姑妄听之,然后一笑而过。退一步说,假如华夏文明真的走向衰亡,那一定是功利的尘沙覆盖了文明的草原所致。我们要做的是对华夏文明多一些虔诚的敬畏,而不是在交流工具、文明载体上厚此薄彼。
深圳市龙岗区 涂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