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7月17日 星期三

    感动

    任芙康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7月17日   03 版)

        走进尹瘦石艺术馆,众皆神情异样,虽未曾言语,但显然大出意外。

        此前三日,畅游宜兴,早已意外迭出。紫砂帝国、奇山丽湖、先哲成群,时贤成林……绝非吃人嘴软的信口溢美,平生初来此地,耳闻目睹,其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实乃货真价实,让你除了称奇,惟有惊叹。

        尹瘦石,出生宜兴,青春年少即成丹青高手。1945年,二十六岁携手五十八岁的柳亚子,于陪都渝州举办诗画联展。开幕之日,周恩来、王若飞、郭沫若到场贺喜。《新华日报》出版特刊,“柳诗尹画联展特刊”八字,系毛泽东挥毫亲书。

        而眼前建筑,尽管匾额高悬,亦有展厅若干,但过于陈旧,与尹瘦石声名难符。主人看出我们目光狐疑,忙解释,此馆为暂栖之所,老馆本在尹老故里周铁镇。然彼处濒临太湖,湿气过重,有损藏品,遂另筹资金,建造高规格新馆。眼下工程进展平顺,竣工乔迁已指日可待。

        听罢介绍,稍感心安,众人鱼贯步入类似“库房”的展厅。空间实在窄逼,陈放、悬挂的各式艺术珍品,看上去虽有“布展”的构思,无非大略分类而已,挤挤挨挨,几无疏朗可言。

        待静心品鉴陈列、阅读说明,瞬间生出进得宝山的幸运。无论是尹老自己的代表画作,还是如雷贯耳的名人字画,抑或年代久远的出土文物,件件堪属无价之宝。想象设施现代、地盘宽裕的新馆落成,它们移驾过去,十之八九,拥有专辟尊位的资格,再投以射灯彩光,穿透岁月风尘,定会弥漫出金玉满堂的绚烂。

        忽而,数人竟似有感应,问出同一问题:这几屋藏品,现在归属于谁?主人脸面放光,神情呈典型的“骄傲与自豪”:尹老已于1994年全部无偿捐赠家乡。我们顿然省悟,主人这份骄傲,这份自豪,发自内心深处,全是尹老所赐。联想到近年的“文物保护”,凡音高声壮的活跃分子,多为耍弄戏法手腕、浪得虚名的贪婪之徒。终日进出钱眼儿之余,时而高调领衔募捐,在“赈灾”一类场合,于镜头前炫跳来去。往往天花乱坠一番,掏出三二尺鬼画桃符,自定耸人听闻之高价,替代真金白银;而对搜刮入怀的赝品与真货,则视若亲娘老子,死死搂住,断然不肯撒手。

        凡世间正常人生,多有相似,又各有不同。光阴荏苒中,尹氏家人关系,已是形态多元,却能坦然地统一心思,安静地服从尹老,拥戴老爷子将一生收藏,悉数回归社会。1998年,尹老了无牵挂,安然辞世,生前身后,一派祥和。众人于是感慨,尹老晚年有文化、有尊严的大手笔,即使珍宝根除散落之虞,亦能让人永久瞻仰太湖之子气定神闲的身影。

        从楼里出来,有几级台阶,第一步差点踩空。此刻有点走神儿,脑子里只转着一个念头,怀有尹瘦石如此心愿的大师,怀有其家人这般心愿的家人,眼下,还能数出多少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