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被背叛的生活

    路文彬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6月26日   03 版)

        弗洛伊德曾在《文明及其缺憾》一书中这样写道:“如果没有铁路征服了距离,我的孩子绝不会离开家乡,我也不需要电话以便听到他的声音;如果不能乘船横渡海洋,我的朋友就不会踏上远航的征途,我也不需要一份电报来解除我对他的担忧。”的确,发达的科技手段在不断突越着命运对于我们的限制之时,也不得不同时补偿着由此导致的种种遗憾。电话、电报乃至今天更为先进的网络技术常常承担的正是这样的补偿,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电话依然补偿不了我们所渴盼的一个眼神;即便是视频通话,也照样补偿不了我们期待已久的一次拥抱。这里的声音和眼神皆没有热度,它们永远取代不了我们在拥抱之际所感受到的彼此的呼吸、心跳以及气息。它们跨越着距离,却丝毫抹不去距离存在的痕迹。而更为可悲的是,当我们习惯了这种痕迹的时候,或许我们也就再没有亲近对方的机会了。

        虽然我们征服了距离,却也因此失去了拥抱。仿佛,从我们来到亲人身旁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离开他们。朝夕相处的日子并不令我们感到珍惜,其中似乎并不存在我们所要器重的人生要义。我们一心向往的只是某个更远更大的地方,是许许多多的人们都艳羡着的地方。我们迷恋于新奇而冷落了熟悉,醉心于征服而疏远了身旁。我们毫不理会身后那牵挂着我们的目光,体认不到思念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伤痛。未来的成就始终无法显现于我们的满足之中,而只能昭示在永无止境的征服进程当中。宁可累死在异乡的路上,也不愿安卧于故乡的床上。我们就是这样用背叛和离弃缔造着个人的荣光,不知不觉,故乡已成心头一块被渐渐遗忘了的伤疤。

        但,遗忘产生着遗忘,它并不意味着终止。即使我们已经抵达梦想中的码头,而航行还要继续。于是,人人都争先恐后地配备上了自己的汽车,日常生活的有限范围终于得以超越。这回,一次又一次被甩在身后的不再是故乡,而换成了住宅——我们的家。随时随刻,我们都在惦记着发动起马达,驶离自己的家。巴什拉说过:“家宅庇护着梦想,家宅保护着梦想者,家宅让我们能够在安详中做梦。”不管行走多远,终归,我们是为了回到那守护着我们梦想的家宅,在那里憩息和劳作。这是永久的安宁,我们在此沉默,倾听,梦想也唯在此刻才会向我们矜持地显露出它真实的面相。梦想不在别处,它执着于我们宁静的内心。花园里的耕耘,阳台上的眺望,餐桌旁的交谈,台灯下的阅读,卧室中的鼾声……其实,这是我们永远走不出去的空间,它就是我们整个的世界。我们在这里创造着记忆,家宅最终被我们赋予了生命。果然,就像巴什拉所说的,家宅成为了我们的身体,还有灵魂。从此,家宅和我们的身体融为了一体,再也无法分离。并且,因为懂得了满足,欲望已然无法再令我们将自我迷失。这一刻的我们已无心觊觎远方,我们只知怀念那逝去的时光。

        倘若说旅行终究是为了把我们送回自己所挚爱的家宅,那飞转的车轮则恰是对家宅的否定,永远指向着户外,指向着使我们想不起家的地方。莱奥泼德说:“无论在哪儿,都有那种专门技能的驾车旅游者,他的休闲就是耗费汽油,他刚在一个夏天跑遍了所有国家公园,现在则正向着墨西哥城,向着南方挺进。”这些稳坐在车上的旅行者啊,更像是一群群文明的入侵者,用眼睛贪婪地搜刮着陌生的风景。他们的休闲实则是一场代价更高的忙碌,旅途彻底沦为了他们大肆消费的对象。等到被迫踏上回返的里程时,守候着他们的家宅不过就是一个瘪了下去的钱袋。

        一往无前的汽车消弭着人们同远方之间的距离,又在制造着人们同家宅和亲人之间的距离,甚至是在制造着他们同自己的距离。这种距离再次体现为遗忘,诚若我的一位朋友所言,如果不借助汽车,她是没法走过马路的;如果她的汽车坏了,她便感觉自己的身体好像是瘫痪了。那么,在遗忘了双腿和行走之后,我们还剩下什么是可以继续遗忘下去的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