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6月19日 星期三

    “胡吹乱捧”病因考辨

    陈歆耕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6月19日   03 版)

        看了标题,别以为我要写一篇长篇论文,发到核心期刊上去。我工作的岗位,无刊发核心期刊论文的考核指标,我本人也无写那一类中规中矩论文的兴趣。或许有人认为,我是以“无兴趣”来遮掩缺乏那种学术能力。的确如此。你看人家哈佛的大学者王德威教授就是厉害:有不少人通过张爱玲晚年的书信和诡异行为表现,分析她可能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王教授将之上升到学术高度,认为这是“现代主义美学观点的身体呈现。”什么是学术眼光?这就是。没有此种学术思维能力,还谈做什么学问呢?

        有人发现当下文艺批评生态中,表扬性的评论占了99%,而指出问题的批评性文章至多也就只有1%,但偏偏这个1%的影响力和被关注度,却常常超越那个99%,这是何故呢?这使我想起了机关报的某些工作报道,除了记者、责编、被报道单位或个人看,几乎就再无读者。因为那里面充满了空话、套话。鄙人在机关报从业多年,写了多年的空话、套话,那些“文字垃圾”连自己也无颜回头再看。范敬宜先生称“人过七十学说话”,此话颇堪玩味。那个99%的表扬性的评论文章,为何关注度和有效性极低,愚以为核心还是公信力出了问题。无疑,那里面也有不少好文章,但因为同时充斥着大量“胡吹乱捧”的文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使得那些好的肯定性文章也没有人看了。因此,提高文艺批评的有效性,首要的还不是那个1%有多大问题,而是要认认真真清理那些“胡吹乱捧”、愚弄读者的缺乏公信力的文字。

        顺藤摸瓜下去,要治理“胡吹乱捧”的病症,首先要找到病因。有人简单归咎于所谓的“红包批评”并不完全准确。如果请评论家看一部作品,还要请他们开会发表意见,支付一点菲薄的审读费是对评论家劳动的尊重,难道要评论家无偿地付出智慧和劳动才是合理的?问题的症结在于某些研讨会的主办者,花钱目的就在买“吹捧”,而缺少起码职业操守的某些专家则迎合主办者的意图大做“吹捧”广告,这样的一种恶性互动,对文艺评论公信力和生态的破坏,无疑起到了毁灭性的作用。如果评论家面对作品如实道来,以及作者同时有接受批评的雅量,“红包”就不会成为当下人神共愤的符号。

        当然,深究一下,导致“胡吹乱捧”现象的病因,除了人情因素、人为的商业炒作等等浅层次的原因外,也有一些学术性的因素:一是评论者(包含参与评论的作家)自身缺少艺术感觉。有的人面对一部作品,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把握?因此,随手可以拈来的就是诸如“传世佳作”、“史诗品格”、“大气磅礴”、“堪比红楼”等这一类惯常见的“高帽子”;二是评论者缺少评说的基本的“参照系”或衡量作品的坐标。心中或笔下有没有衡估作品“参照系”是完全不一样的。常言“货比三家”,没有比较哪来的鉴别,怎么分出好差、优劣、高下?就作品论作品,很容易说出荒腔走板很不靠谱的话来。乃至把麻雀视作天鹅,把老母鸡夸成了凤凰。

        在优秀评论者那里,“参照系”是什么?纵向看,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那些已经被确认的经典和伟大作家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标高:横向看,世界各国的优秀作家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比较的尺度。无论纵向、横向,拿来做标杆的作品一定是人类最优秀的艺术成果,最伟大的创造。这样做常常会被人指责过于“苛求”,但如果没有“苛求”,我们就看不到差距,就会养成“夜郎心态”,就不会超越,就无法发挥评论对催生新的伟大作品的效能。无“参照系”和降低评估标准的结果就是,在一片不绝于耳的“胡吹乱捧”声中,我们遭遇到的却是一部部平庸之作。

        “参照系”的建立,靠的是大量的阅读和积淀、思索,因此成为一个优秀的评论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也看到有的名气不小的学者也在说着脱离常识非常“不靠谱”的话,按其学识应该是不缺“参照系”的。对此现象,我只能理解为,他用另一种“参照系”——人际亲疏、功利因素,代替了学术的“参照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