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6月05日 星期三

    我们需要几个地球?

    任雪蕊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6月05日   13 版)

    1

        上海的中产潮人喜欢比着住大屋,开SUV车,再比谁的日脚更有机、更环保。譬如我,常跟一班女友碰约,开车到百货公司或购物中心,叽叽喳喳地买一堆永远少一件的衣服,到咖啡馆歇脚,再叽叽喳喳地大谈各人的环保体会和有机诀窍。

        环保,成了都市中产人士自豪自得的流行词,一种既先进又时髦的生活方式:吃有机健康无农药的食品,呼吸新鲜无污染的空气,垃圾焚化炉要距离城市越远越好。

        这样的环保是为我服务的,只关乎个人的生活品质,至于空调会不会影响天上的臭氧层,开车会不会影响空气质量,吃牛排会不会增加碳排放,时髦的环保人士心安理得地漠视。

        有人会反讥,难道环保不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环保是为了让人受苦?

        的确不是。

        这次来台湾,看到几个日常细节,感觉我原先对环保的理解大有问题。

        在交大,我所看到的老师和学生,上课开会约会都习惯自备喝水杯子,人手一个,到哪里都带着。教室或者会议室通常提供纸杯和反复使用的杯子,但用的多是我们这样的外来人。

        多数餐厅,包括路边小摊,通常备有两种餐具供客人选择,外带的可用一次性的,内用的必须用反复使用的。我周围的朋友有的都自带筷子上餐馆。

        事情很小,震动不小。环保不是时髦和流行,而是从我做起的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坚守。环保不是口号,而是细节的落实。

        很多事情,我们现在就能做到:

        适可而止地消费,不住大房子,不乱买东西,不三天两头换新衣服,不买最新的电子产品,不用一次性的生活用品,出门少开车,尽量骑自行车,随手关灯,节约用水,使用节能灯、节能电器,少用或不用空调,不吃不用长途运输来的食品和生活用品,多乘火车少乘飞机,减少碳排放等等……

        简而言之,简单朴素,珍惜自然,节省资源。

        有件事,很不环保,台湾人却视而不见。两轮机车几乎是台湾城镇的名片,大街小巷的油机车像是一波波的潮水,轰隆隆地在狭小的城镇里飞驰。这种用油的两轮机车是出了名的废气排放大户(上海倒是已经禁用)。为了少吸废气,机车骑士都戴了口罩。感觉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机车的废气都留在马路上、城市里,空气一旦污染,戴口罩又能帮鼻子多少?

        一位开出租车的老伯对我说,汽车零件只换不修,浪费我的钱,浪费地球的资源,台风海啸会更多。全世界都像美国人一样浪费,地球完蛋。

        这是大实话,道出了环保的真谛——“我跟地球的关系。”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最浪费,还拿自己的浪费在全世界得瑟。波士顿,从11月到来年的5月都是冰天雪地。邻居家的几个男孩,每天都短袖短裤在院子里玩,我穿着厚毛衣在窗户内看得瑟瑟发抖。在餐馆,大人小孩坐下先喝一杯冰水,我纳闷美国人身体里哪来的这么高温度的热气。后来去一位外出旅行的朋友家短住,替他们照料房子,我终于明白美国孩子为什么短袖短裤到雪地玩耍了,为什么动不动就灌冰水的原因了——房子里太热了。

        楼上楼下,连同地下室共有4层楼,暖气热得我的头毛一根根竖立,手碰到哪里,哪里刺拉拉地冒静电。地下室的大锅炉暖气根本无法调得更低,一开就是那温度,只高不低。

        我奶奶活着一定会说,作孽啊作孽。

        一个数字很恐怖:如果人口13亿的中国人都像美国人一样生活,消耗的能源和资源,人类还需要整整一个地球才可能提供。无论出于民族自尊心,还是人类的环保理念,我们都不能以追求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为人生目的。

        有几个数字令人振奋:

        如果在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安装太阳能,只要三分之一的面积,它们所产生的电力就能供应全世界的需要。

        德国和日本,政府鼓励补贴民众在自家的屋顶上安装使用太阳能,自家用不完的,电力公司必须回购。一位日本教授告诉我,他家安装了太阳能,不仅自己用电绰绰有余,每年还有一笔出售太阳能电源的收入。

        丹麦是全世界最重视发展清洁能源的国家,70年代的能源危机以后,丹麦人痛定思痛,大力发展风能。丹麦的牧场主养牛很辛苦,但他们同时还在开阔的牧场安装了风能发电机,悠闲地出售电源。养牛发电,各能获益。到今天,丹麦的风能已经能基本供应全国大部分的能源需要。不要几年,丹麦就打算全面禁止用石油了。

        除了这些,我们是否改一个思路,换一种生活方式:

        凡是健康的人,都有活干,每个人的工作时间不用太长,不需要靠加班来多挣钱,不再害怕缺钱用。不需要像牛一样给老板干活,回头再靠购物来犒劳自己安慰自己提升自己的成就感。

        人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喜欢的事,读书、雕刻、弹琴、唱歌跳舞,享受艺术、学习艺术,让自己感受高质量、有品位的生活。物质不是生活的最大目标,人生的快乐多种多样。

        有时间跟家人朋友相处,爬山游玩。有时间运动,有时间烹调,有时间做清洁,让自己过健康有活力的生活,感受惬意。

        出近门,骑自行车就能到达,出远门,有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

        科技进步是用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而不是浪费(以消费拉动经济的观念,人人唾弃),用过的废弃物统统可以被再利用,譬如:收集雨水,利用太阳能,废纸旧衣脏水再利用;土地休耕,让土地也有时间休息,等等。

        话说到此,别人也许会笑这有点傻兮兮的乌托邦。

        也许是吧。不过,看看四周,再看看远远近近的其他地方,你一定发现,有许许多多的人,正在不同程度地做着上面说的这些事,而且,这样做的人,比起十年前,是明显多了不少的。

        乌托邦就在现实中,就看我们加入不加入了。

    2

        阿宝,一个自称“园丁”或者“女农”的年轻女人。

        阿宝,一位自己在山上自力造屋,种植水果的特别的女人,一个“与山林和平共存理想”的践行者。

        我最初知道的阿宝:

        宜兰人,念高中时(一所号称培养“淑女·贵夫人”的女子中学,穿什么裙、穿什么鞋、梳什么发型,校方都有严格规定),每天骑自行车各1个半小时来去上下学;高中一毕业的那个暑假,她便独自一个人骑自行车环岛游,说是“给学校憋死了”,妈妈因此说她是“敢死第一勇”;

        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学的是“风花雪夜”的中国文学,跟农事丝毫不沾边;

        毕业后当过杂志社的编辑,喜欢自由旅行、到处写生,曾以骑单车、徒步、赶驴等方式游走西藏、尼泊尔、印度(整整花了18个月),不喜欢带照相机,却肩背几十斤重的画纸旅行,并由此认识了瑞士男友;

        骑单车环游、写生北欧斯堪地那维亚半岛7个月;

        结束云游,蛰居花莲的深山老林中一个叫竹村的地方,捡别人遗弃的旧屋住;

        当过太鲁阁国家公园的解说员,替梨山(台湾高海拔农场)农户打临工挣钱,说是很享受“每月只花500元台币生活费的简约生活”。

        1999年,这“敢死第一勇”竟然贷款100万台币租下一块山地,正式成为梨山女农,说是要“将对山林土地的关怀付诸实行”。

        跟阿宝见面前,我从朋友那里借了阿宝的书《女农讨山记》胡乱读了半本,发现这个阿宝文字绝妙。跟阿宝见面后,我决定回上海买一本《女农讨山记》简体本,好好读读。

        我见到阿宝是在2012年1月19日,宜兰的“大宅门市集”里。

        阿宝穿一身土色的麻质长大褂,背一只有点破旧的翠绿色双肩包,头戴彩色头巾。眉目清秀,戴一副眼镜,说话细声细气。

        不过,阿宝的手引起了我的注意:

        手背皮肤墨黑,手心皮肤粗糙;手型虽然细长,手指关节却粗壮有力,一看就知道是长年做粗活的结果。这是一双粗糙的、晒黑了的农妇的手。

        阿宝跟我说着话,微笑温柔,时不时微合双手、轻轻在胸前摇晃。

        我不断走神,我不能相信这双手曾经作过画、写过书。

        同是女人,我有点心疼阿宝。

        跟多数都市女人一样,我有这样一个审美观,女人的手,十指纤细,皮肤白嫩,那样才能证明自己的生活优雅体面。我细心保养自己的手,夏天涂抹油脂轻薄的护手霜;冬天除了涂抹保湿护手霜,晚上睡觉时还要戴上棉质手套,给手来一个深度保养。有一次,手发湿疹,十指红肿,皮肤粗糙,我一二个月羞于见人,生怕别人握手时发现自己丑陋的双手,坍台得要命。

        听阿宝讲耕种和土地,看阿宝轻轻摇晃的双手,我一阵惊心,一阵惭愧,原来我对手的审美观,根本就是100年前脚不出大门的地主婆的水平。

        阿宝告诉我,她现在做的不是“有机农业”,是“友善耕作”:前者为的是人自己,后者才体现人类对大自然的善意。

        我对阿宝说:“你是个有哲学思想的女农!”

        对自然、对土地的认识,传统农人远比现代农人清楚,乡居的人们远比城市人要理解深刻。

        农人耕耘整地、播下种子,弯腰除草,辛勤施肥,流汗收割,我们都以为是农人的努力换来了收获。我们没想到,丰厚土壤,是大自然千万年化育的成绩;将肥料转化为作物养份的,还有无数土壤中微生物的功劳;气候温和晴雨适时,是地球亿万年来生物活动造成的良好大气;选种育种更是自然界数百万年汰择演化的结果……

        可是,大自然虽有大能,却沉默无言,因为沉默,逐渐让人以为自己可以凌驾自然,忘了伙伴需要喘气,需要休息。

        人捡了大自然的便宜,更脱离不了对大自然的依赖!可是,刚愎自用的人类,却不知道善待沉默奉献的大自然。大自然虽不言语,却会以实际行为反应出不平衡。

        友善耕作就是倾听爱惜我们不会说话的伙伴。

        友善耕作意味着:土地给予的利益,不能只有人类独享,土地除了生产人所需的食物,还应该生养其它生命。

        更重要的,是要有全球化的思维与永续性的考虑,而不是一时一地的种植生产足以获益就好。

        如今,阿宝的“宝莲园”不仅让她还清贷款,出售水果还能有余钱。

        阿宝没有“扩大再生产”,她的“宝莲园”有70%的土地种树造林,甚至自然荒弃。

        2004年,阿宝用种植果树的收益,花钱另租邻地,全面弃耕,让土地修身养性;2006年,阿宝再买下一个果园,植树造林。

        回新竹上网查,才知道阿宝的大名:李宝莲。

        感谢阿宝,让我从此对什么是女人最美丽双手有了新的看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