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5月15日 星期三

    为《咬文嚼字》敢“咬”名人名著叫好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5月15日   19 版)

        《咬文嚼字》近日宣布,莫言、贾平凹、毕飞宇等12位茅盾文学奖得主的文学代表作将列入今年“咬嚼”范围,其中包括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蛙》,并将定期公布“病情报告”。(见5月7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咬文嚼字》每年都有震憾的语言文字纠错发布,远的不说,如2012年就“咬”出了十大语文差错,包括最常见最易被忽视的将“二〇一二年”误写为“二零一二年”,而且纠错后面都附有详细的文字演变渊源及出处,充分体现了捍卫祖国文字准确与尊严的责任担当。《咬文嚼字》正是凭着这种强烈的“守土有责”意识及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孜孜不倦的充当“语林啄木鸟”,由一本名不见经传的普遍杂志到如今名声大噪,赢得广大读者喜爱。

        现在,《咬文嚼字》又将眼光瞄准名人名作,“咬嚼”一下中国当代最具权威、最有影响的茅盾文学奖作品,既显胆量又很必要。众所周知,名人名著,无论是从其文学价值及水平、语言文字的驾驭及运用,还是作品编辑校对质量考量,都堪称最高水平,挑战名人,为名著找错,无疑需要胆量和无私无畏精神。

        从必要性讲,首先,敢于给名人名著挑刺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文学批评。文学离不开批评,善意的批评才能促进文学的进步与完美。文学批评既包括对创作技巧及人物塑造、故事情节等方面的批评指正,也涵盖对语言文字错误的纠正。

        其次,名家名作深受广大文学爱好者欢迎,阅读量很大,社会影响力广泛、深刻,经典不朽的传世佳作还会流芳百世。正因为名著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感染力及传播美誉,一旦出现错误也会误人子弟,有损名家名作的形象与光彩。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仅《现代汉语词典》就收录常用的字、词条目69000多条,可以说,名人名著也很难保证完美无瑕,一字不错,而经典作品应努力避免和减少失误与错误,力求完美无缺。正因如此,让“啄木鸟”为名著挑毛病,能让这些经典或传世作品更“健康”,更加光彩夺目。

        第三,拿名家名作“开刀”,对净化社会语言风气,规范文字用语,促进汉语健康发展,有着特别重大的召示意义和示范作用。无须讳言,近些年由于过分重视英语,加上电脑的普及,汉语出现明显弱化,如今许多大学生不会写作文了,提笔忘字,逻辑混乱,语词贫瘠,表达不畅,书写格式,行文语气等,毛病频频,错别字连天,电脑玩得太多,有的大学生连写汉字都很吃力。《中国青年报》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0.8%的在校大学生确认自己或身边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多年来,《咬文嚼字》埋头捉错,定期公布成果,对于促进汉语学习的社会氛围,弘扬中华语言文化,意义重大,可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须看到,《咬文嚼字》挑战名家名作并非故意“找岔”,更不是给这些文学大师“抹黑”,斯如《咬文嚼字》总编辑郝铭鉴先生所说,咬嚼行动“不是拆台,而是补天”,实际是给名著祛疵“美容”,大师们对此要大度一些,容得下批评。而不少文坛大家表示欢迎咬嚼自己的作品,表现出一种豁达胸怀,有了这种积极和光明磊落的配合与互动,相信一股善意的文学批评新风将荡漾于中国文坛,甚喜。(江苏省南京市  尹卫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