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翻译就像变性手术,一个靓仔变性后不一定是美女。”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主任许子东近期做客腾讯书院时指出,在莫言之前,中国作家一直没有人获诺奖,最关键的一个因素便是翻译。
“我们不是没有好的作品,只是文学差异的存在,好的作品,翻成外文也变味了。”许子东提到,自己曾经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到鲁迅文学院讲课,接触到当时还是鲁院学生的莫言、余华、洪峰等,“当时我就非常清晰地感觉到,这一批作家的语言的源泉相当程度来自于袁可嘉等人的翻译小说。于是中国作家在海外的翻译就出现了一个情况:越是受外国文学影响的作品,越容易翻译回去。”
许子东认为,贾平凹的《秦腔》、《古炉》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乡土小说,可是连作家自己都要为小说里众多的人物做笔记,对翻译来说就更困难。沈从文的文字翻译成别的文字以后,大家也许不能读懂它的好处。许子东的结论是,容易翻译的作品恰恰是受翻译文学影响的作品。
许子东特别强调,莫言小说里有两套语言系统。《红高粱》欧化的语言跟乡土的故事并重,既有西方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又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滋养。虽然《生死疲劳》的章回体远逊于《红楼梦》、《海上花列传》,但是《生死疲劳》的瑞典文译本运用的章回体,打消了瑞典皇家学院认为莫言只是复制马尔克斯的质疑。
与此同时,许子东强调“不能说不受翻译影响的作品就不是好作品”,无法翻译的文学作品一点都不影响它本身的优质,“好的文学作品不仅代表中国,更应该代表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