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了德国奈佛(Neffe)出版的《爱因斯坦传》,尽管许多数理方面的专业内容没有看懂,但是书中关于爱因斯坦的童年生活和他成长的经历,却深深触动了我,不由得引发诸多联想。
1955年4月18日,美国病理学家哈维在解剖完爱因斯坦尸体,查明他因主动脉破裂而死亡之后,为了验证他天才的成因,特意对其大脑进行多项检测。虽发现他的神经中枢与常人有点差异,但专家认为,这种情况,在高龄依然思维活跃的许多人身上都有。共同看法是:爱因斯坦成功的主要因素,并非生理超人,而是心理独特。本书用很多事例,支持了这个判断。
爱因斯坦心理图谱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强烈好奇,独立思考,求知欲极旺,坚持信念不放弃。他儿时发育迟钝,反应缓慢,三岁多了还不会说话。上学后孤独不出众,但却善思考,爱看书。当看到指南针无人拨动,其指针却总是转向同一方向,就反复端祥要查个究竟。叔叔给他讲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后,他花了三个星期,全靠自己给出了正确证明。尤其是他酷爱读书,10至12岁,就读完伯恩斯坦著名的20卷本《自然科学通俗丛书》,13岁又啃完康德的哲学名著《纯粹理性批判》。通过书籍,他感受到了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探索科学的经历,培育出他对科学敏锐思考和专心致志的心理素质。
爱因斯坦这种素质的形成,是因为儿时受过严格的特殊家教吗?不是,正相反,他的许多独特性格,恰恰是得益于父母为他创造的宽松教育环境。父母不把自己的偏爱与期望,强行注入爱因斯坦的生活,懂得尊重他的兴趣、爱好和选择,保护和扶持他独特的求知个性。正如心理学家加德纳评论说,爱因斯坦父母能够让孩子在那里安安静静地幻想,自在从容地追随自己的好奇心,去探索奇特的世界。1918年爱因斯坦给朋友章格尔的信中,说母亲只会把“小家庭收拾得井井有条”,父亲对他而言,“只是一个快活、开朗、易于满足的伙伴,没有任何雄心壮志,看不出有任何愿望。”也许正是对爱因斯坦这种“没有雄心壮志”的期望,才避免了父母对子女过多拔苗助长的干涉,才成全了爱因斯坦独特的求知和创新思绪的自由驰骋。德裔美籍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对一个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孩子,“今天肯定会加以特殊的对待。谢天谢地,爱因斯坦幸亏没有受到这种特殊待遇。”
近来每当我帮儿子接送6岁孙子去上培训班时,望着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心里明白,他们都正在接受着父母高期盼的“特殊待遇”。现在许多幼儿,从幼儿园开始就要不断“吃小灶”。认字、写字、唱歌、街舞、弹琴、围棋、英语、趣味数学、手工制作、还有什么引进以色列式的多种幼教内容,等等,各种名目的培训班,都十分诱人地吞噬着孩子们欢乐的童年时光。
上述现象在外国也有。有些国家已采取措施,力图改变这种状况,例如德国、匈牙利等一些欧洲国家,就通过立法,限制滥施学前教育。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也表态要禁止幼儿园小学化。只是不但幼儿园未见明显效果,更管不住社会上那形形色色的幼教培训班。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许多父母“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那种攀比心理。对照《爱因斯坦传》这本书,是爱因斯坦父母错了,还是如今许多年轻父母们走入误区了?这本书的答案,应该是有说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