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桂琳)近日,在第2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系列活动现场,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工作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教辅管理研讨会”。同时发布了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教辅管理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课题组负责人鲍红表示,教辅问题既关系到我们产业格局的调整,又关系着孩子的教育环境,希望相关各方能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研讨会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工作委员会主任任志鸿主持。
目前,我国有大约2亿中小学生,教辅受众巨大,仅次于教材的次刚性需求,蕴含巨大商机,吸引了众多机构编写、出版教辅,也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报告》指出,中央领导屡次批示,原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发改委等多部委重拳出击,仅原总署就为此签发了100多个文件。业内将这一轮新的教辅治理统称为“教辅新政”。由于规模型民营书业大部分都涉及教辅市场,将有近90%的同步教辅产品被淘汰,90%的同步教辅出版工作室面临业务方向的转型。
教辅新政开始以来,垄断依然羁绊民营书业的发展。中发协非工委副主任马晓峰在讨论会上表示,公告类教辅授权基本没有对外,教材大社基本上没有授权给民营与其他单位,都是授权给了当地的出版集团。“目前一些教材社的授权,仍然比较局限。一个客观的结果是,它会限制市场的竞争,限制学生的选择,不利于行业的公平竞争与优胜劣汰。维权不应该消灭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更好的产品和服务。”鲍红分析说。
就国内教育现状,中发协非工委副主任单位中文在线教育公司副总经理李林说,义务教育课程采取基本的达标标准,而升学是一个选拔性的。基本标准达成与升学选拔当然是两回事,所以我们的升学的选拔是与优质教育资源匮乏两者之间永远是矛盾的,但是高质量的教辅能够帮助提高教学质量,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业内垄断现象与民营书业生存环境的艰难,从事教辅类的民营书业需要抱团过冬。为此,中发协非工委副主任岳晓慧表示,在教辅新政压力之下,民营书业要团结、想办法,发挥协会的作用,通过媒体的声音,把诉求传递出去。
回到教辅治理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学生的利益。“学生作为一个消费者,最大的利益在于能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优质产品。而目前一些地方的做法,明显损害了学生的这些权益。”鲍红说,“教材社和教辅机构作为教育产品的提供者,要在尊重学生基本权益的前提下,谋求自己合理合法的利益,实现长远可持续的发展。”
一家教育出版社的总编室主任表示,“教辅新政”施行后,一些未出版过教辅的出版社也获得了教辅出版资质的授权。对教辅出版单位资质认定未能规范,不利于教辅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