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历史,就是以诙谐调侃,娱人耳目的方式来解读历史事件与人物,在近些年坊间兴起的“读史热”里,向来颇受追捧。但放在我面前的这一套北京大学增订版的方北辰先生“三国人物传记六种”,封面上明确标明了它的基本立场:“历史不可戏说”。显然,它要提供的是一种严正谨慎的读史态度,一种建立在坚实的学术基础与真实的史学素材之上的阅读体验。那么,这样的态度与体验,在今天包含着怎样的价值呢?
在中国人的传统里,历史埋藏着社会演进与人群进化的基本线索,也展示了个人智慧在不同时代所能达到的极致。但读中国历史,却向来是个艰难的体力活兼技术活。除去繁体字、文言文这些“障碍”之外,单凭一己之力、要从二十四史里面剔抉出活泼泼的智慧,这对生活繁忙的现代老百姓来说,真是心向往之,实不能至。于是近些年的“读史热”,先后捧出了一批能讲史、善讲史的“历史带读人”。
事实证明,人民群众的要求其实也很简单,历史得“好玩、好听、好看”。“好看”既是一个门槛,又是一项高标。要论新奇有趣,“戏说历史”的书大多是好看的。据说中国学生最讨厌的课程里面,照本宣科的历史课长期高居榜首,难怪大家逃出课堂后,争相追捧“戏说历史”了。想想能把历史说成个“玩意儿”,真好比扇了应试教育一记响亮的耳光,是多么痛快的事!不过“戏说”看多了也有烦恼,再新奇大胆的结论,没有充分的史料依据,难辨真伪,又怎能作为领悟人性、理解现实的思考利器?
叙事能力既不是学院派培养史学人才的必修技能,也不是研究才俊晋身职称的必要条件,以至于史学著作不考虑可读性,已经是中外学界的通病。剑桥大学已故的当代史家理查德·埃文斯曾忍不住感叹:“没有一个头脑正常的人会把一本专业历史学家写的书从头读到尾,因为这些书很清楚是供人参考而非阅读的。”对老百姓来说,专业史学家的书大多不“好看”,就算考证再精细,结论再高妙,好比“螺狮壳里做道场”,与己无关。
一面是当下的“读史热”方兴未艾,“好看”才是历史书的王道,另一面仍是专业史家群体面对“戏说”泛滥的沉默缺席。在此时,北大出版社推出方北辰先生的《三国人物传记六种》(增订版),就其“历史不可戏说”的立场而言,实是借名家之佳作、期待史学界“发声”的一次强力推动。
方北辰先生是国内研究三国历史文化的耆宿重镇,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应台湾群玉堂出版公司之邀,为刘备、孙权、曹丕、袁绍、吕布、司马懿六人撰写群像式的人物传记,在海峡彼岸早著声誉。只因两岸之隔,这套传记在国内并不被普通读者熟知,现在根据北大出版社推出的增订版,有必要再将它的特点拿出来说道说道。
首先,人物的选择独具匠心。要论三国历史中的重量级人物,自然不止这六位,但三国开创与结束的代表人物无疑都在其中。选取这六人的群像,既对单个人物的历史细节做了纵深剖析,又能彼此呼应,合成纵观三国风云的整体进程,真正发挥了传统史学中纪传体叙史的精髓。
其次,“反戏说”的前提是严谨细致的史料考证,是正本清源的史学旨趣。六人传记均依据史学的真实素材而成,虽不免在史料空白处填添细节,含有文学想象的成分,但都尽量依据史家对政治形势、人情风物、时节礼仪、衣食住行等诸方面的考订成果,使生动灵活的叙事不陷入虚假无根的讥评。增订本更在每部传记的正文后,增加了“三国小百科”的内容设计,从概况、政体、军事、人物、风俗、轶闻等方面各置若干条说明,与正文对读。从这一点来说,传记六种关注的是人物,更是历史本身。
第三,生动灵转的文字,巧妙剪裁的结构,使这六部传记充满叙事的美感,足以胜任“好看”的众望。传记虽然注重史料基础,并没有因此受累于繁琐细密的考证,而是追求简洁流畅、温润机趣的表达。
第四,传记六种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讨论了史学界尚有争议的诸多问题,并通过增订本追加了作者近二十年来研究的新成果。孙权难保一世英名,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位明主走向昏耄,为孙吴覆亡种下了巨大祸根?司马懿并非天生反骨,他确实尽心竭力效忠于曹操、曹丕和曹睿三代君主,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萌生篡权移位的野心?诸葛亮“观书大略”的方法有什么深刻的文化背景?杨修被杀与弘农杨氏“四世三公”的家族背景有何关系?作者对以上问题的探讨,既不脱离当时具体的特殊的形势,避免凿空之论,也超越了势力成败、声名荣辱、权术机谋的局限,展现出一种宏阔的时代视野,对信仰、理想、品格等人性光辉表达了深切的致意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