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好些年好邻居的小彭也写书了,这个消息着实让我兴奋了一阵子。几个月前,当她拿来刊载着她的长篇纪实文学《家事连绵也峥嵘——我的母亲和志愿军家属队》的《中国作家》杂志纪实版时,我就翻阅了这部让人感到朴实亲切的作品;前些天,当她和爱人贺绍俊赴美探望儿子前夕,又送来新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书,我仔细拜读后,不仅感到朴实亲切,也着实被打动了!
彭蜀湘虽然学的是机械专业,调到北京工作的二十几年来,改做财务工作,但她生活在文化人扎堆的圈子里,自然长期受到文化的浸染;加之她又有比较好的文学功底,于是,几年中用业余时间写成这部以她的母亲边玉珍生活经历为主线、把家事与国事联系起来,用一个普通的军人家属的命运折射国运以及时代变迁的二十多万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作者以朴实无华然而却相当生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作为一位志愿军战士的妻子、她的母亲边玉珍的平凡而跌宕的命运,展示了彭家的连绵家事(家史)。作品从边玉珍生活在济南一个经营饭馆的殷实人家和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后一家人被迫西迁西安的少女时代落笔,然后,写她如何从小做工成为边家挑大梁的主心骨,在嫁给国民党的汽车兵彭玉斌(作者之父),并在彭所在的汽车团起义后成为人民解放军一员之后,如何从西安辗转成都、重庆的生活经历;直到彭玉斌奉命赴朝之后,边玉珍生活在“抗美援朝家属队”里,日夜盼望朝鲜的来信,以后又带幼女彭春燕(作者之姐)如何从重庆乘轮船到武汉再转赴河北一个叫陈村的偏僻村庄里,过着清苦然而充满期待的志愿军家属队的生活,学文化、带孩子。这一段描述中,第八章《迁徙》中描写运送志愿军家属队的兵舰从重庆沿长江水道到武汉途中由于水枯搁浅,一千多名家属如何渡过一个多月的水上生活的情景,第九章《落户在乡村的“外星人”》和第十章《外婆来陈村》中写志愿军家属队在陈村的生活,写作者的外婆从西安来陈村探亲前前后后的情景,尤其是几位家属陪同边玉珍到石家庄火车站送外婆延宕时间下不了车,惊动多方出动搜救的经历,等等,生活气息较浓,也有比较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当然,随后展开的“安东探亲”以及全家随其调到成都当教官的父亲迁居成都,还有后来全家奔赴北大荒的生活场景以及跌宕起伏的情节,也都相当吸引人。当然,通过作者转述的她的爸爸彭玉斌在朝鲜战场的战斗经历和英雄事迹,也是脍炙人口的。
我以为,作者集中笔墨描述的母亲的经历,和着意刻画的母亲的形象,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相当深刻的。这是一个平凡、善良、谦逊却又相当倔强的志愿军家属的典型,也是一个相当立体丰满的中国女性的形象。作为边家的女儿,她孝顺、能干;作为彭玉斌这么一个军人的家属,她识大体、守纪律、爱丈夫;作为三个女儿的母亲,她又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晚年的边玉珍,当我们也同她的外孙一起叫她“姥姥”的时候,曾经多年作为邻居,她的热心照顾他人以及善良宽厚的性格,我们均有深刻的感受。而当她的女儿彭蜀湘把她作为文学描写的对象,用细腻的笔墨精心刻画出来,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当然,我们对她的认识就更全面深刻,并上升到一个审美的层次了。除了母亲的形象外,父亲的坚强、乐观、开朗的性格,以及他开着汽车在朝鲜战场同美国兵斗的经历,还有姐姐彭春燕活泼可爱的形象,当然也是这部纪实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体现。
作者的文笔朴实、流畅,也有一些相当闪光的笔墨。除了上文提到的写母亲和几位志愿军家属一起到石家庄火车站送“外婆”的经历描述得相当生动外,后面第十三章、第十四章写作者一家在北大荒度过饥荒的岁月,也有相当多精彩的描写,其中写到父亲很爽快地把刚出生不久的妹妹送给一家没有孩子的战友,那家人到彭家要抱走妹妹时,母亲坚决拒绝的情景,既表现了父亲豪爽的性格,也表现出母亲倔强的脾气,是一处让人过目不忘的出彩的笔墨。
家史写作,是当下一些业余写作者经常选择的一种写作方式。当然,写家事必然也必须连着国事;写个人的命运,也必然而且必须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唯有如此,家史写作才有了社会意义和审美的价值。我赞同作者在这部作品的《后记》中写下的这一段话:“其实,家庭的小事点点滴滴都连着国家的大事。‘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想起爸爸妈妈的连绵岁月,不也是一片峥嵘吗?抗美援朝这段生活是爸爸妈妈人生的一个亮点,那是值得回味的人生经历。把爸爸妈妈的这段不平凡的经历写下来,是完成了我的一个心愿,也给家人和后代留下了一份念想。同时,我想通过这些有关抗美援朝的故事,能让世人更多地了解抗美援朝。那也将是对志愿军英雄们的一种告慰——人们不应该忘记那些在抗美援朝中牺牲了的和幸存下来的无名英雄们。……”我赞同作者的这一观点,同时认为,这正是这部纪实文学作品的灵魂,也是它可以存在并得到广大读者喜爱的一个重要理由。
《家事连绵也峥嵘——我的母亲和志愿军家属队》,彭蜀湘著,作家出版社2012年8月,3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