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3月20日 星期三

    史记

    罢工及其所创造的:《纽约书评》五十周年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3月20日   04 版)
    1963年,联合主编芭芭拉·爱泼斯坦与罗伯特·西尔维斯在《纽约书评》的第一个办公室,位于西五十七街菲斯克大楼。
    《纽约书评》创刊号。此为五十周年影印版。《纽约客》主编大卫·雷姆尼克在2006年写道,这“无疑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份杂志创刊号”。头条为FW·杜皮的长文《詹姆斯·鲍德温与“人”》,当期文章来自四十五位作者,皆为名家或日后名家,正所谓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对知识分子和不饱足的读书人而言,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书评媒体——我们幸福地看到,《纽约书评》正在庆祝创刊五十周年。

        1962年到1963年间,纽约爆发印刷工大罢工,《纽约时报》及所属《星期日书评》停刊,知识分子断粮。伊丽莎白·哈德威克与罗伯特·洛厄尔,以及杰森和芭芭拉·爱泼斯坦两对夫妇,向来对时报书评的“低水平”文章不满,大罢工俨然良机,四君子由是在饭局上议定,创办新刊。

        85岁的杰森·爱泼斯坦是四君子中唯一的在世者。3月16日上午10时40分,他写成回忆文章,交由《纽约书评》网站先期刊出,题为《一次罢工和一个开始,〈纽约书评〉创刊记》,述及立志,吃饭,起事,挖人,弄钱,赊稿,印刷,贩售。语言平实,细节丰富。

        文章全译如下:

        五十年前纽约报业罢工期间,在西六十七街芭芭拉和我的公寓,一起吃晚饭的四个朋友当中,我是唯一的幸存者。尽管我们事先没有想到这样一个计划,但就是在那次晚餐上,伊丽莎白·哈德威克和她丈夫罗伯特·(卡尔·)洛厄尔,以及芭芭拉和我,一下子看到了创办《纽约书评》的机遇。饭局本属即兴。那天下午,莉齐[即哈德威克]与芭芭拉在哥伦布街不期而遇,便临时约了饭。我们围坐在现拼的桌边,当时我们家还没什么家具,客厅倒有两层高,北窗巨大,是20世纪初为艺术家们设计的。洛厄尔夫妇也住西六十七街,离我们楼不过一箭之地。

        我们当然谈起了罢工,我记得说过这样的话,《时报》和《论坛报》一没,世界及其苦难也便脱离了视线和思想。我加了一句,说咱们生活在极乐世界,格外幸福,就此告别了星期日书评带来的沮丧。莉齐曾在《哈泼斯》杂志上就此加以痛斥,说它们充满了“千篇一律的赞扬和模糊无力的异议,风格阙如,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不投入,没热情,无性格,也不反常,总之就是没有文采。”她写道,由于严肃书评的衰落,“一本书生下来便掉进了蜜罐。”我们的朋友鲍勃[即罗伯特]·西尔维斯在《哈泼斯》做编辑,把她这篇文章和另外几篇放在一起,做了个特刊,以《美国写作》名之。

        那天晚上,莉齐的文章言犹在耳,我们四人看到了罢工带来的天赐良机:创办一份莉齐想要的那种书评媒体,不然就永远别再抱怨。没有模棱两可的地方,也没退堂鼓,因此也就没有讨论。机会——其实是责任——已经摆在了面前,我们没有视而不见。

        既然这决定已经不言而喻,我便首先开口,说莉齐的文章,加上当前的罢工,已让我们别无选择。没人反对。可还有疑问:罢工能不能给我们足够的创刊时间?资金咋办?找谁做版?谁来印刷?说到主编,当然非鲍勃·西尔维斯莫属,他是《哈泼斯》编辑里的青年才俊。可是《哈泼斯》会不会放人?能让他在不丢饭碗的情况下加盟吗?要是鲍勃说不,那我也想到了第二个主编人选,可我知道,鲍勃要是不入伙,那我们也干不长。

        我们都认为,书籍就是不间断的批评,是文明不可或缺的要件,因此我们想办一份与其宗旨相配的书评杂志,让我们欣赏的作者有这样一个地方,用充足的篇幅,来为像他们和我们这样的读者写作。我本人还在兰登书屋做图书编辑,所以得和编务保持距离,但我可以操持发行,打理预算。说到莉齐在《哈泼斯》那篇文章里呼吁的书评媒体,鲍勃就是它天生的主编。我第二天给他打了电话,让我们高兴的是,他马上就答应了。他随后打给芭芭拉,请她和自己一起出任联合主编。

        那天上午我和洛厄尔去了银行,开了户头,他从自己的信托基金里拿出了四千美元。与此同时,鲍勃和芭芭拉跑出版社,他们在罢工期间正没地方给图书做广告呢,于是订下了一万美元的合同。有这料定到手的一万四千美元托底,我们便与布里奇波特的一个印刷商联系,此人是《乡村之声》推荐给鲍勃的。他答应印一万本,前提是我们预先付款。我又去找东方新闻,该社给锚书局做发行,我在道布尔戴工作时做的一系列文学平装本也是他们发的,我问人家能不能把我们还没起名的书评杂志发到大学书店。他同意了。

        鲍勃此时也拉了个单子,列出了一百来位意向作者。这份名单现在不在我手里了,不过上面有埃德蒙·威尔逊、WH·奥登、以赛亚·伯林、FW·杜皮、保罗·古德曼、哲学家斯图尔特·汉普夏、莉齐本人、欧文·豪、阿尔弗雷德·卡津、罗伯特·洛厄尔、诺曼·梅勒、德怀特·麦克唐纳、玛丽·麦卡锡、维克多·普里切特、苏珊·桑塔格、威廉·斯蒂伦、戈尔·维达尔、罗伯特·佩恩·华伦,还有其他人,他们共同恪守了对文学和技艺的承诺,而这正是莉齐在星期日书评中遍寻不见的。在发表她那篇雄文的当期《哈泼斯》上,也有卡津和豪的大作。

        我深深记得,是一连串完全意外的事件汇聚一处,才使《纽约书评》的诞生成为可能。报业罢工创造了机遇,由此才可能催生出莉齐文章所呼吁的那种书评媒体。那天下午芭芭拉和莉齐偶然撞见,这才有了约定的饭局。还有招之即来的鲍勃,出版社花不出去的广告预算,以及东方新闻通达目标读者的能力。四十五位作者心甘情愿,在没拿稿酬的情况下及时交稿。再加上罢工的持续时间。所有这一切碰到了一块,每次回想起来,总觉得是个奇迹。

        补充几个小事实:

        ■罗伯特·洛厄尔(Robert Lowell,1917-1977);■芭芭拉·爱泼斯坦(Barbara Epstein,1928-2006,读书报2006年6月刊有讣闻);■伊丽莎白·哈德威克(Elizabeth Hardwick,1916-2007,读书报2007年12月刊有讣闻);■杰森·爱泼斯坦(Jason Epstein,1928-)。■吃饭时间为1962年冬;■罢工持续了114天;■《纽约书评》创刊号于1963年2月1日上市;■目前双周出刊,期发13.5万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