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3月13日 星期三

    非私人生活

    易 扬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3月13日   11 版)
    《谜情书》,[法]伊莲娜·格莱米永著,魏舒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24.00元

        法国老牌歌星朱利安·克莱克的爱侣,这样的身份,永远要比“作家”格莱米永更让人提神。明星夫妇之间的私人生活,在猎奇者的曝光下,可能一夜之间就会传得尽人皆知。“对此我无能为力,只能堵住自己的耳朵歌唱,不去管那些流言蜚语”,说到做到,她决定将那些烦心事搁到一边,营造自己的小世界。于是,伊莲娜·格莱米永的这部小说处女作《谜情书》,就有了令人信服的诞生背景。

        如何解释“私人的”和“公众的”之间的关系?当《谜情书》中的巴黎遭受德军铁骑蹂躏的时候,书中人物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当年希特勒不被美术学院拒绝,也就不会爆发这样声势骇人的侵略战争。可见完全私人化的经历,在付之于蝴蝶效应般的设想之后,就会成为影响,甚至主宰公众时代的直接因素。

        而“公众”对“私人”的影响,在《谜情书》中更是随处可见:即便主人公们包裹如蚕蛹,“公众”仍如细菌一样入侵任何一处微小的缝隙。在主人公安妮的叙述中,生产期的她为了避人耳目,也为了躲开可能爆发的战争,和M夫人一起隐居巴黎,并且“成天关在屋子里”,连窗帘都不轻易拉起。不过,竭力逃避的东西却不会真正远离,战事新闻的缺字填空成了消遣时间的工具,服饰被“坦克外套”、“探亲假短睡衣”之类的称呼命名,调色盘的颜色也换成了“马奇诺蓝”、“飞机灰”。所谓的充耳不闻、“独善其身”,其实只是不可实现的理想化状态。事实上,在更多时候,“公众”对“私人”的侵袭,还要比这样的例证来得更为严重。

        《谜情书》中,看似是爱情与阴谋、爱欲与仇恨这些私人因素推动故事的发展,事实上,若是刨根究底,各种解释又全都会殊途同归地汇入到“大时代”这个无底的黑洞中。安妮的手指为什么会带上婚戒?这是《谜情书》里众多疑窦中的一个。事实呈现于此,真相却不得而知。不同对象给出的不同自白:比如在路易心中,婚戒如M夫人所说,是安妮做战时代母时,与一名英俊士兵的定情之物;而在安妮那里,婚戒是母亲死于空袭时的遗物,是父亲怒砸在自己脸上后就被自己一直戴着的。婚戒的谜团到小说的尾声才得以解开,而无论哪一种解释,都是由席卷一切的二次世界大战所推动的。其实也可以说,是大时代给安妮带上了这枚戒指。

        或许无论是讲述故事的格莱米永,还是身处故事之中的路易、安妮,都无意于将“公众”和“私人”搅合在一起。但这种不自觉的涉入,却恰恰真实地解释了“谜情书”——外界的扑朔迷离才是真正推动小说情节的“谜”,而真正独立于外界的、私人化的“谜”,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存在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