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3月06日 星期三

    书 话

    《蜜蜂》半月刊:一段出版机缘之始

    韦 泱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3月06日   14 版)
    《蜜蜂》创刊号

        1937年,日本全面挑起侵华战争。1938年,利用“租界”这一特定环境,打着外商旗号,上海出版了《文汇报》、《每日译报》、《导报》、《文献丛刊》等,开辟了抗日宣传阵地。

        这种文化出版业蓬勃兴旺的气氛、全民族奋起抗战的爱国热情深深感染着青年学生丁景唐。其时,年仅18岁的他还只是一名上海青年会中学的高三学生。可是,日军的铁蹄搅乱了平静的校园,教室里已无法放置一张安宁的课桌。这一年他入党后,在党领导下的革命团体“上海学生界救亡协会”中担任中学区干事,利用读书会、歌咏会等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这年秋天,丁景唐化名“丁宁”,与同学王韬一起创办了名为《蜜蜂》的文艺刊物。这是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文艺刊物,十六开本,三十二页半月刊。为能正式出版,丁景唐在启蒙老师陈起英先生的帮助下,办出了一张出版许可证。陈老师还热心介绍丁景唐、王韬到牯岭路去找一位姓张的报社编辑,向他请教有关编辑、排版方面的业务知识。接着又介绍他们两人到泥城桥新闸路口的一家印刷厂学习印刷技术。这样一爿仅五六人的简陋弄堂小厂,却派了两位印刷业务熟练的老工人,为他们手把手地边讲边教,直到《蜜蜂》诞生。

        为了搞好出版后的发行工作,他们将一半刊物交五洲书报发行所发行,另一半交一位年轻的报贩推销。办刊物需要经费,丁景唐设法通过一个亲戚的关系,拉到了一个版面的广告。这样,第一期刊物的印刷费有了着落。丁景唐以“蜜蜂”作刊名,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蜜蜂勤奋,踏实,勇敢,又富有牺牲精神。这亦寓意,刊物虽不起眼,却应像蜜蜂那样,去博采百花之精华,经过编辑的辛勤劳作,酿造出香甜的精神佳果,奉献给广大读者。

        当年11月,《蜜蜂》第一期创刊问世。它以文摘为主,同时发表作家及文学青年的作品。创刊号上,文摘方面有关于鲁迅书简和鲁迅研究的五篇文章。这反映了丁景唐与王韬两人对鲁迅及其作品的热爱之情。同期还刊出郭沫若、郁达夫、靳以等作家的作品,内容大多是反映抗战的通讯、杂文、报告文学等。12月出版第二期《蜜蜂》,刊出了《〈鲁迅全集〉里的一个错误》研究文章,还有许地山的独幕剧《女国士》,丁玲、刘白羽的作品以及青年作者的散文习作。

        丁景唐、王韬两位文学青年办刊物是自发行为。其时丁景唐已入党。他向他的第一位领导俞沛文(时任中共上海基督教学生运动委员会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和驻外大使)汇报工作。为了工作需要,俞沛文说服丁景唐,让他回到青年会中学开展群众工作,建立支部,发展积极分子。丁景唐服从党的安排,将出至两期的《蜜蜂》自动休刊。

        时过半个多世纪,现已93岁高龄的丁景唐先生仍十分怀念创办《蜜蜂》的那段日子以及共同办刊的好伙伴王韬。王韬比丁景唐小一岁,是他青年会中学的同班同学。《蜜蜂》停刊后,王韬去苏北参加了新四军。后因爱好文学,入华中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3年,在日寇大扫荡中潜回上海,却被叛徒出卖牺牲了。

        1938年创办的《蜜蜂》虽只出版两期,却是丁景唐编辑出版生涯的起步。从此,他与编辑出版事业结下不解之缘,接着编辑出版过《联声》、《谷音》、《文坛月报》等十余种文艺报刊。1949年后,他在文艺出版社及市出版局的领导岗位上先后主持及主编了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的影印出版,《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等多项出版工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