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2月20日 星期三

    黑暗之光

    安宁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2月20日   03 版)

        这是第几次读《黑暗之心》了?大概是第六次。

        读的时候有什么感受?摄人心魄。

        《黑暗之心》是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籍荷兰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它讲述了一个英国船长乘船从欧陆到比利时殖民下的刚果腹地并最终回到欧洲的全过程。寥寥几十页的一篇小说,为何有如此魅力?大概是因为它是一个谜,可能的谜底隐藏在不经意的细节里。对于小说中故事内容的讲述者马洛来说,整个故事是一个自我寻觅的过程;对于读者亦是,它让人逼视内心,看有无需要洗涤的污点。它使人发问:人类生存最终的基石是什么?显然不是名利,它们让人变得空洞浮躁;小说中人物展现出的爱与信仰又是如此的盲目无望。也许整个图景就是悲观、暗不见天日的。这绝望的境地反倒督促我们去寻找生命的基石,从而打破黑暗。即使这寻找是徒劳的,黑暗是无法打破的,也不应弃了这找寻的努力。《黑暗之心》卯足了悲剧的色彩,起到净化人心的作用;对于黑暗的揭示彰示出对光明的渴求。

        小说人物马洛四处寻觅真知皆撞壁,每一处看过去都是黑暗。能够冲破蒙昧的真与爱找不到,生活被绝望笼罩着。我们生活的像是柏拉图洞穴理论中的囚徒,在黑暗里,看到的只是影子,而非真实,无法走出蒙昧的洞穴,无法迎来光明。依柏拉图所言,走出的方法是教育、是启蒙。马洛的讲述意在此。小说实际展现了两种黑暗的存在方式,一是欧陆人由名利虚荣造成的无知,一是非洲人由原始野蛮造成的黑暗。马洛犹如一个出洞又回洞的囚徒,他从一种蒙昧到另一种蒙昧而后回归,四处所见皆为黑暗。但正是他对黑暗的认识,让他见到一丝人类生存状态的真,即光。他的讲述犹如把这一丝光传播开来,烛照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小说实际记载的,是文明人在与原始对话途中的一次失败。原始的荒野始终是无法认识、无法穿越、无法捉摸的。小说进而发问,人何以能够对抗荒野?需凭借他生命的力量、生存的基石。那是什么呢?用儒家的话,是“仁”;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是社会的人,即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与关爱是人的本质属性。这样一番解读也许是对原小说主题的一种狭窄和弱化,但仍不失为一种解读。它还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今日生活中的物欲,犹如一个欲望的黑洞,如何面对它,是对当今人的又一番考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