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2月06日 星期三

    《中镇十年集》:重振吟坛风气

    马斗全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2月06日   11 版)

        中镇诗社,成立十年了。当初成立时,虽即刻引起诗词界关注,多有人表示赞赏与支持,有的甚至颇为激动,老一辈诗人李汝伦等先生更是寄以厚望,社员也有“横空一帜飞,大字书中镇”、“遥看中镇吟旌展,须信人间有好诗”之豪情和自信,但一个由一群诗人组成而无丝毫官方色彩的纯民间性质诗社,会否顺利,尚难料,所以诚惶诚恐,凡事尽心尽力。更有社员以防止“有社无诗”警告,提出不要如目下许多诗词组织那样形式大于内容,表面上热热闹闹甚至轰轰烈烈,实际却产生不了多少好诗,也长令诸人警醒。至今转眼竟走过了十年之程,想想真还是件值得庆贺的事。

        十年,回头看,当年的实力派诗人,不少已成为当今诗坛极富才华乃至第一流的诗人,又不乏诗评家、诗选家以及书画家、文章高手和知名学者,以至诗词研究权威。十年间,诗社有过多种举措,组织过多次活动,其中多数具有首创之功。如诗社成立的同时便创办了第一家诗词网站和诗词界第一个诗人之家,诗社成立之初的“根祖杯”海内外诗词大赛,首开网上公示、接受监督之先路。又如癸未中秋各地社员同时观月、乙酉元宵拇指诗会、丙戌人日步韵联吟、丁亥重九同韵赋诗大型登高活动。每次活动都在诗词界乃至文化界引起关注,如癸未中秋观月活动为我国诗人自古以来最为壮观的一次观月活动,各地同时观月之创意颇受众人称赏而数有诗词组织效仿。人日步蔡襄韵联吟社外诗友参加者极多,几成全国性活动,多家媒体予以报道,连素不重视当代诗词的中央电视台亦通过其官网国际频道对外介绍。丁亥重九登高,各地诗人响应而聚登之山逾八十座,至有“九日云山皆向晋”之誉。此外,还有多次各种类型活动和部分社员就便自行活动,以及一些成功的联句,皆“有诗为证”。

        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十年,可以说是“有社”复“有诗”。已有多位社员出版了诗集。诗社数年前选编出版了《中镇诗词选》,曾获好评,钟树梁教授誉为当代最好之诗选,并赋长诗为赞。如今又有《中镇十年集》问世,希望同样得到读者喜爱。两本诗选集,大体可反映中镇诗社的创作状况,从中亦略可窥见当代诗坛创作水平。相信其中应有若干差可传世之作。《中镇十年集》,共收54人作品1434首,风格多样,题材广泛,此处不宜也无法具体作评,其优劣,还是请读者朋友仔细品味,自行鉴别。并望能多作指点、严加指摘,如此方为对中镇诗社和中镇诗人最好的支持和帮助。

        诗社成立五周年时,据不完全统计,诗词界所办报刊、网站之外,报道或评论过中镇诗社活动的报刊、电视台和网站,有一百数十家之多。其中《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等皆数作报道,《中华读书报》、香港《大公报》等更曾多次评说,尤以“中国新闻网”为最多。这在百年诗词史上,可谓绝无仅有。十年,以中镇诗社多次各具特色的活动,以绝大多数社员在诗坛的广泛影响,更奠定了诗社在诗词史上的地位。以后若有研究者撰写“五四”以来诗词史,必定绕不过中镇诗社和中镇诗人群。

        一个诗社,能够较有影响地存在十年,在文学史上留下些许痕迹,本是件不容易的事。尤其处如今之中国,一个纯粹由一群性情诗人组成的民间诗社,能坚持十年发展,更是不易。其中甘苦,外人自难体知。如果说当年成立诗社,是为了重振吟坛风气,那么如今这一诗人群的继续努力,更是在为中华传统文化和自己的良心坚守、抗争,多少已带有一种悲壮意味了。

        中镇诗社的存在与所取得的成就,凝结着每一位社员的真情与心血。前之《中镇诗词选》,系曹长河选编,而拒署主编之名。今之《中镇十年集》,由《当代诗词》编辑部古求能、周克光、苏些雩选编,亦谢绝署名。诸如此类,许多社员热情无私之奉献,是诗社在从无经费来源情况下得以坚持十年的根本原因。一些社员对诗社之看重与爱护,甚是令人感动。有的社员作自我介绍,以“中镇诗社社员”为荣而列于第一位,甚至有社员临终前嘱墓碑但书“中镇诗社社员某某”,是九原之魂亦爱中镇诗社也!

        中镇诗社非常感谢各地诗友的热情支持和对诗社联吟活动的积极参与!曾数有前辈名家称:诗词界的希望在中镇诗社。此重托虽不敢当,亦不敢辞。我全体同仁将同心同德,继续坚持下去。中镇诗社还能坚持多少年,仍尚难料。然存在一日,必竭尽全力、实实在在为诗词事业做一日贡献,当无疑。

        (《中镇十年集》,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