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1月23日 星期三

    城市诗史

    ——读《中国,有一座古都叫大同》

    何建明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1月23日   03 版)

        还不认识聂还贵时,我就读了《中国,有一座古都叫大同》的篇章,当时我就惊呼一声:此乃少有佳作!为什么?因为我们看过许多关于城市历史的书籍,却没有哪一本书是这样写的,也没有哪一本书把城市写得如此之美!为这,我一直想认识作者,后来才知道聂还贵就是大同的作家。难怪,这样的书只有他才能写出来——带着感情、捧着知识等凭着这些独有的优势和长期的积累,聂还贵为大同做的这件事,我想不会比现在他们的市长正费九牛二虎之力在建设和开拓出的新大同差多少。

        我首先不得不声明这样的作品到底算什么文体?纪实文学?也对。史学市志?也对。然而总觉得仅以这些简单的文体判别似乎仍远远不够。于是我不得不重新去审视我们已有的文体中是不是还缺了一些什么东西?应该是的。我终于想明白了:聂还贵其实为我们创作了一个了不起的新文体:诗实文学。

        何谓诗实文学?诗也,实也,以诗体和诗语及诗意写就的纪实体文学。这是我为聂还贵创作的这部作品的一个定位。不完全正确,但我想不出更准确的评价。

        但,纵观细读这部作品,难道你没有感觉简直就是在读古今以来有关歌赋诗词大同的一部全书吗?难道作者不是在对他的城市进行解读诗篇吗?难道不是作者在诉说对自己城市的那片诗意倾诉吗?是,太是了!看他的每一个标题,看他的每一个开篇语,看他的每一章内容里所呈现的不都是诗赋,不都是诗经,不都是诗情画意吗?

        听一听“锐见采撷”里的诗吧:我们不可能超凡,但可以脱俗。生命无法不朽,却可能创造不朽。品一品这里哲理的诗意吧:文化隐形,无处不在,一如花香弥漫于空气……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结构的。宇宙内每一种物质都是活的,就因为有一种节奏在里面流动着……

        大同是个城市,是中国古老的城市之一。大同又是历史,是中国的历史。大同又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种奋斗目标。大同又是精英们的一种创导,一种理想,一种美好的境界。

        然而大同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它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风骨,自己的风尚,甚至还有自己的气味、自己的体魄,自己的神经末梢。总之,大同选择自己的存在和立足、方向与方式、过去与现在,都体现了天下大同理念中既有一致又很独立的一面。

        大同属于大同,又属于中国,更属于东方文明,也同时承接人类文明最精华的思想和世界城市结构的基本骨架。

        大同在天,大同在地。大同在桑干河边,大同在黄土高坡,大同在云里雾里,大同又在骆驼与羊群的身前身后,大同更在皇权与民生之间滋生和崛起,大同更在哲人和文学里延伸与弯曲……

        所有这些感觉都是聂还贵给予我的大同印象。看这样的书,与其说是读史,还不如说在读诗;与其说在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还不如说是在品味一个国家的文明进程;与其说在观看一个城市的宏伟,还不如说是在游荡和寻求街头巷尾的精神幽灵。

        诗人述史,喷涌的是激情;哲人述史,流淌的是思考;乡人述史,倾吐的是爱恋。聂还贵在此书扮演的角色占有了全部剧情的全部角色。他的文情、文笔、文思和文技,获得淋漓尽致的发挥与升华。

        我欣赏这样的文学作品。我喜欢这样读解城市。我挚爱这样的作家。大同,因为这样的书可以存在更多岁月,甚至不朽和永恒;大同因为有这样的作家而变得更加生动精彩甚至无须修饰就能千百倍升值。大同因此让人有了一种特别的向往和激动、自豪与荣耀。

        大同在中国。中国有大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