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联系”理论是1974年由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提出的。顾名思义,“强联系”是与家人及亲密朋友之间的关系。它是社会网络的基本元素,也是人们获得幸福感的必要来源。“弱联系”则是非常偶然、零星、未经计划和短暂的接触,如疏远的邻居、偶然碰到的陌生人等等。“弱联系”在互联网时代后更加广泛,如社交网络上认识的网友。信息要从一个群体传播到遥远的,无论是社会意义上还是物理意义上的另一群体,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桥梁来连接两个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世界,如果去掉了“弱联系”——就像这些桥梁被炸掉了一样,将比“强联系”的消失更加不利于信息的传播。这就是为什么,从全心帮助我们的亲人、朋友那里一般并不能得到最好的机会、最有效的信息,而这些东西往往来自于泛泛之交的熟人。由于工作领域、生活圈子的相似,“强联系”的亲人、朋友处在同一座岛屿,消息的同质性高,“弱联系”的桥梁则帮我们跨越了同质性的障碍,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如果“弱联系”的桥梁不存在了,新的想法就会被禁锢或传播得非常缓慢,科学将会被束缚,而社会分化将会永存。
《超级人脉》的作者之一理查德·科克(Richard Koch),也是畅销书《80/20法则》的作者。他和搭档格雷格·洛克伍德(Greg Lockwood)一起探索了著名的“弱联系”理论在网络时代的运转法则。理查德认为,人际关系的资产中,“弱联系”非常重要,“弱联系”代表了:曾有面对面的善意互动、新的知识和见解、让人更加快乐、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不需要耗费许多时间维持、数量越多价值越大,等等。只有“强联系”的网络是单一化、结构化的,在古代社会,它维持了家族或宗族社会的稳定和井然有序。只有“弱联系”的网络是随机世界,尽管拥有新奇和创新,但完全的无组织却不符合人类生存的群居性特点。而其实只要在“强联系”的网络上增加一些“弱联系”的桥梁,就可以构成“小世界”,既可以保留所有结构化的优势,保留所有亲密关系的巨大收益,保留来自特殊群体的回报,同时还获得了从其他领域随机联系中所获得的新知识和洞察力。而且,你不必增加很多“弱联系”就可以改进你的个人网络,大大增加你希望了解的有用的、实用性的信息。
当连接的数量增加时,网络就会变得越来越有价值。计算机网络专家鲍勃·梅特卡夫的“梅特卡夫定律”认为:一个网络的价值约等于用户数量的平方。根据“梅特卡夫定律”,只有当大多数人都有电话或电子邮箱时,网络才能改变社会。在网络时代,由于未被连接或连接较弱的枢纽彼此联系起来,“弱联系”相对于“强联系”的比例开始增加。即使很少的“弱联系”都会急剧增加连接的密度。相应地,对于社会和我们自身的生活来说,“弱联系”驱动网络价值呈指数增长。
而作为个人,如何增加有效地“弱联系”就在于如何选择“联络枢纽”。人生的大部分决定都是选择,而这样的选择集中在:跟什么样的人交往,参加哪个社团活动,选择什么职业方向,进入哪家企业。而作者的建议是,我们自主选择进入的“联络枢纽”对我们能否成功具有决定作用。在选择的时候,不妨跨越自己熟悉的圈子、领域,多尝试和不同类型的人接触、学习,使自己成为跨越“强联系”岛屿的桥梁——人脉王。
《超级人脉:从泛泛之交到人脉王》, [英]理查德·科克、[英]格雷格·洛克伍德著, 周为、张俊芳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6月,4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