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读书报“看法”版刊登的《马云的成功不是成功的标准》(2012年12月12日8 版)是一篇好文章,好就好在他分析质疑了马云的立论基础。其实,马云的论据支撑也是错误的,这体现在他那番惊人之谈的四个错误潜台词。他说“不读书和读书太多的人,都不太会成功,所以别读太多书。”作为熟悉含蓄文化的很多听众,还是能听出以下四个潜台词的。
马云这句话的第一个潜台词是,读书多少有一个标准。读多了和不读书都不好。他本人读书刚刚好,既不是“不读书”,也不是“读书太多”,所以他成功了。那么,读多少书算“读书太多”?最好给出一个标准的数值,以备参考。否则,读得不够或者读多了,岂不影响我们成功?我觉得,读书多少和成功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说“读书多少本才刚刚好”是一种缺乏统计数据支持的“夫子自道”的臆断。
马云这句话第二个潜台词是,读书多少与成功有极大的辩证关系。稍微懂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大字不识但终成大业和饱读诗书而一事无成的例子,饱读诗书而终成大业和大字不识最终一事无成的例子,古今中外比比皆是。这种把读书和成功用简单的因果关系联系起来本身就不科学,没有什么说服力。举个例子,民国大总统曹锟可算成功,但据资深外交家顾维钧回忆说他很可能是个文盲,那当然是不读书的。
马云的第三个潜台词是,读书要读有用的书。其实,很多商人都承认过,《经商宝典》、《如何与政府打交道》、《顾客心理》等书很有用。但是,那是从经商而言的。若从读书而言,则读书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无用”。因为看似无用的读书最大的好处是避免使人变成工具,避免使人见利忘义,而使人成为完整的人。读一点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方面的书籍,能够滋润心灵,并获得阅读带来的快感。
马云的第四个潜台词是重点,那就是“所以别读太多书”。其实,读书对于个人和国家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个人而言,读书的多少直接关系一个人的素养、风度和胸怀。找个马云的同行乔布斯来比较,乔布斯对哲学、文学、艺术和音乐抱有强烈的热情,把那本《一个瑜伽修行者的自传》作为床头书随时翻阅。苹果极简主义美学就与禅宗理论直接相关,这一点已为业界所公认。从国家而言,读书的多少则直接关系一个国家的文明、理性和品格。发达国家的年人均读书量普遍在20本以上,浓厚的全民阅读风气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发达的科技、繁荣的文化,更有知书识礼、平和理性的社会风气。而我国人均每年读书不过4本,只有提高全民阅读量,我们的社会风气才有望避免持续庸俗化。
我猜想,马云的上述言论,也许是看到了乔布斯、盖茨等人都从大学主动退学,都是大学肄业生,所以未必都读太多书,进而得出“要成功就不能读太多书”的结论。但显然这只看到了表象,而忽视了实质。读书和大学、论文以及学位依然没有必然的关系。读书的最大道理是,读书是一种终生的习惯、乐趣、调节和需要。学者唐德刚先生就曾说过:“其实若有人问你读书做什么,你就问他不读书做什么。”
我相信,马云已经取得了事业的成就和社会的地位,若能再多读一些书,慢慢也会明白更多读书的道理。若我们的科技商人都明白了读书的道理,我们的“中国制造”才可能变为“中国创造”,我们的商人才可能涌现像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的成功人士。
北京市东城区 任国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