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12月05日 星期三

    “我保卫过列宁格勒,与那些战死的人并肩战斗。我欠他们的。”

    93岁老红军丹尼尔·格拉宁获俄国大书奖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12月05日   04 版)
    丹尼尔·格拉宁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红军老战士、93岁的名作家丹尼尔·格拉宁(Даниил Гранин)上周以其二战小说《我的中尉》(Мой лейтенант),获颁第七届俄国大书奖(Большая книга),并获巨额奖金30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60万元)。

        11月27日,在莫斯科的颁奖典礼上,格拉宁发表了简短但动人的致辞。“二战期间我保卫过列宁格勒,与那些战死的、不知道战争结束的人们并肩战斗。我感到我欠他们的。”他说。

        《我的中尉》根据格拉宁本人的战争经历写成。1940年,他自列宁格勒工学院毕业后,进入基洛夫工厂做工程师,战争爆发后入伍,全程参加了列宁格勒保卫战和对德反攻,成为战斗英雄和坦克连长。

        格拉宁说,他对自己以前的二十余部小说都不满意,直到年过九旬,写出《我的中尉》,才觉得这回行了。

        “那场战争过后,出于很多原因,我都没有去写。”格拉宁在颁奖前接受采访时说,“因为那是一场极为悲惨的战争,我不想写它,所以我去写别的。后来我看啊看,我的战友们几乎一个活着的都没了。我认识到不写是不对的,我得写。我必须把这个故事留下来。”

        在另一个场合,他还曾说,描写伟大卫国战争的文学作品汗牛充栋,但“没有一部写的是我的战争”。

        当天,格拉宁还获得了大书奖主办机构为他颁授的荣耀与尊严奖,但他说自己受不了:“这些词儿太大了,‘荣耀’,还有‘尊严’,我消受不起,我只是对战友们尽了责。”

        丹尼尔·格拉宁于1919年生于沃伦省(现库尔斯克),原姓格尔曼,战后复员,进工厂,搞管理,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1949年发表处女作《第二方案》,五年后出版描写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长篇小说《探索者》,一举成名。

        格拉宁有多部作品曾在中国翻译出版,如《奇特的一生》(1974)、《同名者》(1975)、获得1978年全苏国家文学奖金的中篇纪实小说《女政委》(1976),以及描写苏联生物遗传学奠基人尼古拉·季莫菲耶夫-列索夫斯基的长篇纪实小说《野牛》(1987。2003年中译本名为《强者》)。

        苏联崩溃时,格拉宁没有一同崩溃,亦未就此归隐。1993年秋,俄国爆发宪政危机,叶利钦总统调集军队进入莫斯科,10月4日出动坦克攻打最高苏维埃,炮击白宫。第二天,42位俄国文人在《消息报》发表公开信,谴责煽动内战的法西斯主义、沙文主义和种族主义,要求总统解散俄共和其他民族主义政党,关闭《真理报》,格拉宁、维克多·阿斯塔菲耶夫、贝拉·阿赫玛杜琳娜、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等人,皆在联署者之列。远在美国的瓦西里·阿克肖诺夫也公开表示支持,并说“那帮杂种就该挨炸,我要在莫斯科,也会签名”。但作家阿纳托利·雷巴科夫拒绝入伙,声称“作家不该为流血背书”。这就是轰动一时的1993年“四十二人信”事件。

        俄国免遭复辟劫难,格拉宁年逾古稀,仍不言退,2003年出版纪实体小说《列宁格勒围城记》,大受欢迎。

        大书奖创办于2006年,得到寡头和大亨赞助,号称是奖金额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全世界第二大书奖——创办当年,头奖的300万卢布可抵人民币约90万元,如今已贬值到60万元。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的作家也将各得150万和100万卢布。

        去年的大书奖颁给了米哈伊尔·希什金(Михаил Шишкин)的书信体小说《信书》(Письмовни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