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姆逊(Fredric Jameson),1934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生长地为新泽西州南部、与费城隔河相望的凯姆敦(Camden)市郊,父亲为医生。1954年毕业于哈佛福特学院(Haverford College),获学士学位;1956、1959年分别获得耶鲁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以萨特研究为题。1959至1967年间执教于哈佛大学罗曼语文系,任助理教授;1967-1976年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校区法语系与比较文学系副教授、教授;1976-1983年间任耶鲁大学法语系、比较文学系教授;1983-1985年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校区意识史 (History of Conscoiusness) 项目教授。1985年秋季学期担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所和国际政治系访问教授。1985至2003年间任杜克大学文学项目(Literature Program, Duke University)威廉·莱恩讲座教授、系主任。2003年至今任杜克大学批评理论研究所主任。
1990年因《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获美国现代语言协会“詹姆斯·洛威尔奖”。2001年被授予芝加哥大学荣誉博士。2008年获挪威议会搬发霍尔伯格奖(The Holberg Prize)。2011年获美国现代语言协会终生成就奖。其著作有中文、俄文、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罗马尼亚文、加泰罗文、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文译本刊行于世。
杰姆逊是公认的当今世界处于引领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和文化理论家,当代批评理论大师。他在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现代主义文学和思想研究、电影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哲学研究、后现代主义理论、科幻小说研究等领域成就卓著,影响广泛。他坚持“总体论”立场和方法,通过对各种文化媒质的分析,批判性、历史性研究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意识形态的运作方式,通过对种种异化、物化现象的分析,探讨当代人类生活的矛盾冲突和内在乌托邦向往。杰姆逊长期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抱有强烈的兴趣和热情的关注,多次访问中国,同中国知识界保持密切的接触;他领导下的杜克大学文学项目,培养了多名如今活跃在国内外学界的中国学生和学者。他目前仍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名誉教授;纽约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批评理论中心”学术顾问。
今年12月,杰姆逊将再度访华。过去二十年来,国内大学专业化文学训练在一些基本制度和“规矩”建设上有了长足进步,但因长期囿于“文学史加概论”的训练框架,文学批评和研究领域总体上似乎还不能摆脱视野狭窄、缺乏“打开文本”的工具和方法、缺乏问题意识的敏感度、缺乏围绕核心立场、论点展开层层推进的辩驳论述能力等弊端,结果是,既无法在文学研究领域做出别开生面的、具有学理和方法论意义的开创性研究,更遑论将文学经验带入更广阔的文化思想讨论中去,为当代精神生活作出独到的贡献。如何通过加强理论训练和理论指导下的文本细读和批评阐释,进而在跨学科视野的问题意识中分析和思考问题,将是“批评理论”有效融入当代中国文学阅读、文学教育和文学研究经验时义不容辞的任务。由此,杰姆逊先生此行所探讨的“理论何为”,具有了重大的中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