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阳明学根本精神在“良知”

    学界探讨“阳明学”救治当今社会道德滑坡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10月31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 陈菁霞)阳明学的根本精神到底在哪里?这是阳明学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在近日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思想史研究室举办的关于阳明学的当代意义座谈会上,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吴光指出,明代理学的精神在阳明,而阳明的根本精神在“良知”。

        “阳明学确立以道德良知为核心的道德理想主义,对于救治当今社会道德滑坡、唯利是图、物欲横流的非人性化弊端无疑是一剂对症良药”。吴光说,现在很多人都开始认识到王阳明致良知的现代意义,重新加以解说。现在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出现重商主义倾向。“GDP不是不要,我们更要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重商主义冲击自然经济,是进步的。可是在现代社会而言,可能就会产生很多弊病。我们要提倡有节制地适度发展,提倡‘多元和谐’发展观、提倡‘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使当政者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与发展观。尤其是当今人欲横流、良知被障蔽的社会现状下,作为弘道之士,更有责任去彰显人人自具的良知,启发人们的道德自觉,以求澄清吏治,净化风俗”。

        另外,阳明学提倡“亲民”、重视民生的思想主张,在一个忽视民权与人权的社会中尤其显得重要。“我们应当承认,民主是普世价值。儒学的传统历来强调以民为本,从民本走向民主是很自然的,也是必然的”。吴光认为,王阳明“心外无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论高扬主体性,启发了明清之际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民主启蒙思潮。今天这个时代实际上还处在后启蒙时代,需要强调人性解放与思想解放,需要高扬人民的主体作用,中国特色的民主道路就是从民本走向民主的道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