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与思敬相知30年

    刘士杰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10月31日   03 版)

        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和思敬都已是古稀老人了。几十年的友谊,可谓情同手足。回首往事,历历如绘。

        我是思敬家的常客,从菜厂胡同到芳草地,到首都师范大学院内的住宅,由近到远,这一路上,去时怀着愉快的期待,回时获得温暖的慰藉。菜厂胡同7号是个大杂院,思敬的家居较为局促,我记得他的三四岁的儿子在大床上蹦跳,大概是见了我们人来疯,大家逗着他玩,斗室里洋溢着欢声笑语。有时思敬不在这里,那一定是到住在附近的两位老太太那里去了。这两位慈祥的老太太分别是他的母亲和岳母。思敬是一位孝子,事两位老人可谓至孝。

        《诗探索》是创刊于1980年12月,当时国内唯一的诗歌理论刊物,作为同人刊物,《诗探索》能坚持办刊至今,在出版界可算是个奇迹。身为执行主编,思敬可谓呕心沥血。可以这样说,没有吴思敬,就没有《诗探索》。为了《诗探索》的生存,思敬到处奔走,争取出版赞助,谈何容易!办刊路可谓举步维艰。在编辑部内,思敬承担了主要的编务工作,他那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令我们非常感动,同时又感到于心不忍,他太辛苦了!每念及此,我为不能分担他的工作而感到惭愧和不安。

        我每次应邀参加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举行的会议,总见思敬的学生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对与会者热情照顾,体贴备至,其做派一如乃师。我不由得感慨地想:思敬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以言教和身教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我看出来,学生们对他们的老师非常尊敬,也很听话,都说严师出高徒。性格温顺随和的思敬怎么看也不像严师。那么,他的教学之道是什么呢?

        我以为首先是思敬的人格魅力使学生们为之着迷。他虽然不写诗,但是却富有诗人气质。他提倡诗人应该有敢爱敢恨的真性情,其实他自己就是性情中人。他平时说话轻声细语,一旦在演说中说到动情处,他会声情并茂,慷慨陈词,气势夺人。思敬那刚柔相济的性格和雄辩的口才,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们心悦诚服。

        当然,要使学生敬服,仅仅仗着人格魅力和好的教育方式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授,作为博士生导师,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教学和学术水平。

        我虽然没有听过思敬的课,但是从他的精彩的演说可以推想,他的讲课一定也是非常精彩的。而他的丰硕的学术成果,使他不愧著名的诗歌评论家的称号。思敬在学术上的杰出成就,正如他的学生霍俊明所指出的:“吴思敬以其特有的诗情、激情、理性和活力,以其深厚的理论修养和敏锐的发现能力,将中国现代诗歌理论与批评推向了一个高峰。”我以为霍俊明的评价可谓确评。

        正是因为思敬的人格魅力和教学、学术上的杰出成就,赢得了他的学生们的热爱和拥戴。

        虽然我比思敬痴长一岁,可是他比我更显稳重和内敛。我比较疏懒,远不及思敬那样勤奋用功。我之所以还写了一些文章,全是思敬促成的。每当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召开会议时,思敬便命学生给我发请柬。我盛情难却,必定赴会,当然不能空着手去,于是,一篇篇论文就这样被逼出来了。所以,我真的要好好感谢思敬,这实际上是对我的鞭策和促进。

        思敬对朋友坦诚相见,全无“文人相轻”、同行相忌的陋习。凡是认识思敬的人,无不赞扬他的学问和人品。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渔家傲·为余伯熙察院寿》云:“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三台位。”可见古人是把道德文章视为衡量文人好坏的标准的。文章虽好,却无德行,只能被称为文人无行。只有道德文章都优秀的文人,才会受人推崇和尊敬。思敬是道德文章都非常优秀的当代杰出的知识分子中的精英。

        与思敬相识相知几十年,是我莫大的荣幸。我们以诗结缘,诗歌是纯洁美好的心灵的产物,它也象征着我们友谊的纯洁美好,真正的友谊是远离世俗的功利的,愿我们的友谊与日俱增。我衷心祝愿思敬在学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