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好的学问应敢于直面时代并解决问题。这是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文学博士后论坛”发出的声音。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主任李扬在论坛开幕式上提出,如何跨越前代,不断达到新的学术高度、形成新的研究范式;如何以文学为突破口,为当代世界的精神困境寻出路,如何沟通古今中外,实现社会精神层面的现代转型等,都是文学研究者亟待回答的时代课题。
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认为,我国从1985年开始建立博士后制度,27年来累计培养博士后9万多人,其中35人当选两院院士,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目前也有一些年轻人对攻读博士后抱有比较狭隘的功利目的:或是为了跳槽找更好的工作,或是为了拿到博士后的基金和项目,或是为了建立一定的人脉关系。这一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引导。
“博士后制度本身很重要,成为组织高水平科研活动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加强国际人才竞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吸纳博士后的单位提供了活力。”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陆建德认为,从这一届博士后提交的论文看,他们的论文质量和认真程度跟一些学会比毫不逊色,在文学界史料运用上达到了专精的程度。也有少数博士论文在质量上有些遗憾,究其原因,除了研究者本人的学术水平尚待提高外,可能还涉及申请博士点的过程是否合理等相关问题。他提出,整个学界需要批评的意识和学术目光的培养,当下的学术研究有些消极被动,应该以主动取胜。虽然目前进行着的很多工作对基础建设很重要,同时也需要强调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体现学问的长进。
陈炎注意到,从博士后的整个研究及选题看,还不够大胆、不够开放,中国的学生太拘谨,缺乏有挑战性。以往的学术会议大多论资排辈,年轻人少有发言的机会,本届论坛采取合办的形式,能够有效地结合和发挥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各自的资源与优势,共同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与博士后培养事业的发展。针对当下学界做学问的难与易,陈炎指出:“现在时代变化了,学术研究的手段和工具也在变化。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学问,敢于直面时代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才是好的学问。如果回避这个时代,即便学问做得再精致,对现实问题距离太远,也算不得好学问。”对于“经典”问题,他认为,在我们的文化环境中,不能用“经学”的态度来对待“经典”。具体说来,既能“重视”经典,又不要“仰视”经典。
据悉,本次论坛召开之际,正值中国社科院博士后制度建立20周年。自90年代初建立博士后制度以来,中国社科院已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优秀人才,其中仅文学所就已培养博士后30余名,并成为文学研究的知名学者。此外,承办此次论坛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也于2001年设立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已招收博士后46名,曲阜师范大学于2009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已招收博士后7名。
本届博士后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委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和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12所高校的50多位博士后参加了会议,论坛围绕“经典文本的解读与研究”、“古代文学理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域外文艺理论的本土适应性问题”等议题展开了激烈而深入的讨论,在解决中国文学研究发展中的棘手问题的同时,加强文学研究领域博士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