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美术的现代形态关系的研究,受到国内外美术界及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些研究成果中,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学术课题,在美术理论界具有代表性意义。日前,《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最终成果终于正式面世。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是潘公凯教授从1999年开始启动,带领十几位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耗时十余年,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进行理论建构的重大学术课题。2006至2011年间,该课题组在香港、上海、宁波、广州、成都、西安、北京等各地召开了七次学术研讨会,掀起了一场在哲学思想、文化艺术领域跨学科讨论中国美术现代性的热潮。2012年9月24日,在课题成果新书发布会上,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中国现代美术之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大主义”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现代性与中国文化自主性》、《自觉与中国现代性的探寻》三本论文集,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图鉴》正式面世。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思路与视角讨论了“现代性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转型”、“救亡图强与美术发展策略选择”,以及“自觉与后发达国家的现代性”等学术问题。
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领域的经验具有典型意义,从理论探索到创作实践,从思潮、主义到运动、宣传,都与民族命运、社会心理和历史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中极为重要和突出的部分。潘公凯教授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的美术历程及其中涌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给20世纪中国美术做出了明确的现代性定位,实现了为中国现代美术正名的学术目标。
自1999年该课题正式提出以来,潘公凯教授在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先后招收了四届“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博士生和两届艺术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主持了数十次课题组研讨活动,反复讲解和讨论他对中国传统绘画、西方现代艺术和20世纪中国美术的独特认识与基本观点,对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历程与线索、性质与形态、标尺与走向进行了全面清理,把他对1840年以来中国美术的整体把握与对中国现代性经验和问题的理解和反思联系起来,使理论构想在不断的阐发中逐步深化。在潘公凯教授及其课题组看来,中国美术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艺术家对20世纪中国特定的社会矛盾、民族危机和精神文化氛围以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加以应对的“自觉”上,艺术家对中国现代情境的“自觉”,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分界点。该课题将这种“自觉”看成是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标志。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对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作系统的梳理,并把“传统主义”、“融合主义”、“大众主义”和“西方主义”策略下的实践,理解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术形态。
该课题将“定位”和“正名”,视作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最基本的问题。定位,即在合适的框架中明确20世纪中国美术的位置与性质;正名,即要对其作用和意义给予恰当和公允的评价。定位和正名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就只能游离于全球性话语之外,最多只能作为西方现代性的边缘例证和多元点缀,成为中心的外围以及普遍性之下的特殊性。在这当中,正名是尤为关键的问题,名不正则言不顺。为在21世纪能够真正走出中国的风格气派并贡献于世界,课题致力于探索现代性情境中的百年中国美术如何摆正自身位置,确立自己在世界的现代美术演进中的地位。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及其系列专著文集的出版面世,在美术界、思想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讨论。课题旨在克服中国现代美术研究中尴尬的失语状态,立足于中国经验提出合乎切身发展需要的理论构想,使中国美术创作与理论探索的顺畅发展获得合理的表述。同时,潘公凯教授领衔的课题组更希望美术领域的理论探索能够与其他领域的工作一起,有助于中国文化自主性的确立,并为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的现代性反思提供有益的视角、思路和参照。在更重大的意义上,课题以未来视野、现代事件、连锁突变等概念所构建的平台为保障,使中国经验能够得到合理、公正的对待,希求为中国社会文化的未来打开自主性发展的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