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小熊维尼:从猎物、玩具到童话人物

    余凤高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10月10日   20 版)
    克里斯托弗·米尔恩
    克里斯托弗和维尼

        你绝对想不到,“小熊维尼”这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在世界上是如此的家喻户晓,2003年甚至被著名的《福布斯》杂志列在“全球十大虚拟人物富豪榜”的榜首;而作为欧洲儿童早期人格教育的重要伙伴,这个叫“维尼”的小熊,现在已经成为“亲切、团结、友爱、互助”的代名词。

        美洲小黑熊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的中尉医官哈利·科尔博恩从家乡温尼伯出发前往魁北克,去进入加拿大兽医军团。火车在安大略的白河站停靠时,他注意到有个人坐在车站月台的长椅子上,椅子的扶手上拴着一头美洲黑熊的幼仔。科尔博恩前去和他交谈,得知他是以捕杀动物为业的,刚射杀了幼仔的母亲,捕得了这头小熊。科尔博恩开价20英镑想买这头小熊,对方马上接受。在科尔博恩被派往司令部,将这只幼仔留在魁北克后,这只小动物便被当成是加拿大第二步兵旅的吉祥物了。1914年12月,第二步兵旅奉命要秘密开赴法国,科尔博恩觉得要把小熊带往前线是异常危险的事。于是在12月9日经伦敦前去法国时,他特地去了一趟伦敦动物园,请他们代为照顾好这个小家伙,直到他回来。当时他乐观地预测,战事一定不会拖得很久。谁知“这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结束得不如想象那么快。结果是整整等了4年,直到1918年,科尔博恩才回到伦敦。当他再次见到这头小熊时,小家伙已经长大了不少,且被饲养员和参观者们深情地取了个名字“维尼”(Winnie)。科尔博恩见它自由自在地生活,是那么快乐,好像十分满足于目前的这个新家。于是,他决定就让它留在这里,正式捐赠给动物园。此后的几年里,科尔博恩也曾多次去动物园看这个老朋友,继续他们的友谊。

        维尼给很多观众带来欢乐,消息传遍了全伦敦,人们纷纷要来看它,尤其是孩子。作家米尔恩在1925年左右的一天,向他的邻居、伦敦“兰心剧院”经理、当时英国最著名的演员亨利·欧文爵士请求,在欧文带他的孩子们去参观伦敦动物园时,可否把米尔恩的儿子克里斯托弗也一起带去,因为克里斯托弗虽然有一只玩具熊,也有许多别的玩具,但仍十分渴望能够看到真正的熊。

        作家米尔恩

        艾伦·亚历山大·米尔恩生于伦敦,就读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学校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大作家赫伯特·威尔斯曾教过他。毕业后,他于1906年开始为著名的英国老牌政治漫画杂志《笨拙》工作,写写“一天的活动”、“过去的一周”、“向阳的一边”等幽默诗文。不过最为米尔恩带来荣誉的不是这些,甚至也不是后期的另外几部小说和非虚构作品,而是《小熊维尼》等两册童书。

        米尔恩在1913年6月24日与《笨拙》的编辑、作家欧文·西曼的义女多萝西·德·塞林古结婚,但直至1920年8月21日才生了一个儿子克里斯托弗·罗宾·米尔恩。克里斯托弗是他们唯一的孩子,不用说,自然深受父母的疼爱。在他1921年8月21日第一次过生日的时候,米尔恩便从位于肯辛顿和切尔西地段布朗普顿路的一家叫“哈罗德”的高档店铺,买来一只玩具熊给他做礼物。克里斯托弗很喜欢这只玩具熊,给它取名“爱德华熊先生”,并以爱德华的昵称“泰迪”叫它“泰迪熊”。于是,在原来的朋友——玩具老虎、袋鼠、天鹅等之外,克里斯托弗又多了一个朋友,可以和他一起玩耍。泰迪熊也给米尔恩带来灵感,让他写出一首小诗《泰迪熊》,刊登在1924年第二期的《笨拙》杂志上。同年,这首小诗收进米尔恩的诗集《当我们很年轻的时候》,插图中的泰迪熊像小孩一样穿一件小背心。后来在电视中,美国电视制作人斯蒂芬·斯莱辛格给它穿的是大红背心,成为迪斯尼电影中维尼的标准装。

        爱上大黑熊维尼

        对于米尔恩的请求,欧文当然乐意效劳。过了几天,欧文带着孩子们去了“摄政王公园”,动物园就在这个大公园里面。当他们来到北极熊的“家”,看到一只雪白的巨型“怪兽”时,克里斯托弗一下子激动得泪流满面,并坚持要把它带回家。接着一个孩子哭个不停,一定要留下,另外两个则一定要回去,欧文只好带他们匆匆离开摄政王公园。

        以后,克里斯托弗又由父亲带着去了几次动物园,见到了另一头黑熊。这就是科尔博恩留在动物园的那头美洲大黑熊维尼。在这里呆了几年后,这头野熊如今已经变得令人难以置信的驯服,能接受孩子和它一同玩了。有一次,克里斯托弗甚至进入它的笼子里给它喂食吃,虽然这头“真正活的”维尼爱吃甜食,但是据说它更喜欢吃炼乳,不爱吃生肉。米尔恩曾这样描写克里斯托弗每次去动物园的情形:

        我们跟着他走进弯来弯去的走廊,爬上一段很高的楼梯,直到最后,来到一个很特别的小笼子面前,笼子的门被打开后,里面会飞快地走出来一只毛茸茸的棕色的动物,这时你会听见克里斯托弗·罗宾高兴地发出一声叫喊:“噢,小熊!”然后一头冲进它的怀抱中……

        为表示感谢,几个星期后,米尔恩在伦敦西区中心地段请欧文吃饭。交谈时,米尔恩告诉欧文说,克里斯托弗去动物园时是多么快乐,他特别说到,在那里,他儿子见到并爱上一头熊,给它吃东西,给它喂牛奶。米尔恩告诉欧文,这事激发了他的灵感,可以让他写出一两首诗,最后可能还会写出一部小说来纪念这次参观。

        小说创作

        随后,米尔恩便开始构思这篇小说了。小说里的人物,除了主人公的原型——他的儿子克里斯托弗和这头黑熊,另外还有兔子彼得、小猪皮杰、老驴咿呦、小袋鼠小豆等。

        米尔恩在《当我们很年轻的时候》里一首题为《镜子》的诗里,曾经写到一只天鹅,这是米尔恩带着克里斯托弗在一个节日里见到的鸟儿。作家在书的前言中这样说到此诗创作的灵感来源:“克里斯托弗每天都给天鹅喂食,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噗’(Pooh)。这在天鹅来说,是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于是,两个主人公除克里斯托弗·罗宾外,另一个就叫维尼·噗了,正如书中写的:“当克里斯托弗·罗宾说这只金黄色的小熊(玩具)来到他家的时候连名字也没有,后来他发现大家都有名有姓,于是就闹着要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所以罗宾就给他取了‘维尼’这个听上去很不错的名字。但是,小维尼发现罗宾家那只名字里带‘噗’字的天鹅的名字更好听,而那天鹅正好又不想带‘噗’字的名字,于是顺理成章,罗宾就给小熊维尼取名‘维尼·噗’。可爱的小熊觉得这名字好听极了,可高兴呢。”

        《小熊维尼历险记》主要是米尔恩根据克里斯托弗从孩子的眼中看到这些玩具并和它们玩耍时的感受所说的故事写的。它描写了小熊和彼得、皮杰、咿呦、小豆等他的小伙伴们在“百亩森林”里的生活,包括打猎探险、捉长鼻怪、寻找北极、智胜洪水等奇遇。这只玩具熊看上去虽然有点笨笨的,而且有点淘气,有点嘴馋,喜欢吃蜂蜜;但他纯真可爱、勇敢善良、乐于助人,总是在关键时刻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好主意,救人于危难之时,和他可爱的朋友们一起过着欢乐的生活。

        童话的背景“百亩森林”实际就是阿什顿森林。这座森林位于英格兰的东萨塞克斯郡,在伦敦以南48千米,是一座古老的大森林,在11世纪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之后,便成为中世纪的狩猎林区。1925年,米尔恩在东萨塞克斯郡的科彻福德农场购得一块地,便于全家人在周末、复活节和夏日可以去那里度假。正如作家的儿子克里斯托弗·米尔恩后来在他的回忆著作《令人着迷的地方》中说的,“任何一个读过(《小熊维尼》)这本书的人都知道这片大森林,无需我来描写。噗的森林和阿什顿森林是同一个地方。”

        插图和出版

        欧内斯特·谢泼德是一位艺术家,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向《笨拙》投稿,后来大多创作卡通画作和插图,肯尼斯·格雷厄姆的《杨柳风》即是他画的插图。最初,米尔恩觉得谢泼德的绘画风格并不是他所希望的,但是他画出来之后,米尔恩看了很是高兴。于是,米尔恩决定请谢泼德为他的《小熊维尼》作插图。

        为了给《小熊维尼》创作插图,谢泼德特地去了童话背景地阿什顿大森林,画下大量速写。随后,未经预约,他就带了他的速写夹,去了米尔恩位于科彻福德农场的家。米尔恩在见到这个不速之客时,稍稍感到有点吃惊,不过仍然勉强请他进入厅内。可是等到谢泼德打开他的速写夹让米尔恩看后,作家立刻便喜欢上他的画并乐意由他来创作插图了。只是两个星期后,米尔恩又后悔自己这一“鲁莽”的决定了。幸亏他的朋友们,其中包括经常为《笨拙》作画、并为夏洛蒂·勃朗特第二版《简·爱》创作插图的F. H. 汤森的劝说,米尔恩才最后决定由谢泼德创作插图。

        最初是一篇描写小熊维尼的露面和克里斯托弗·罗宾为他取名的故事,也就是成书后的第一章,作为“A. A. 米尔恩写的一个圣诞节的故事”发表在1925年10月24日的伦敦《晚新闻》上,配了J. H. 多德插画。一年后,1926年10月14日,美国的达顿和英国的梅休因有限公司同期推出此书,立即受到欢迎。书中谢泼德的插图是那么生动有趣,给小读者还有成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认识到谢泼德对《小熊维尼》所作的贡献,米尔恩很是感激,特地为他安排了王室般的礼遇,同时还在送给他的一册《小熊维尼》上,真诚地写了下面这样几行诗作为题签:

        在我死了之后,

        让谢泼德装饰我的坟墓,

        石面上放他的画作两幅:

        一百零九页的那只小猪,

        (157页)噗和小猪的散步……

        另外还有野兔彼得,

        它们都是我自家人,

        会迎接我去那天国。

        1928年,谢泼德又再一次为米尔恩另一本受阿什顿大森林启发的童书《小熊维尼的小屋》创作插图。

        影响

        如今,《小熊维尼》在英国已经重版了七十多次,被译成二十多种语言,甚至有精通多种语言又创作小说的匈牙利作家亚历山大·勒纳的拉丁文译本——1960年,此书成为有史以来唯一一本登上“纽约时报排行榜”的拉丁文作品。《小熊维尼》已经说不清有多少次被改编为戏剧、广播、电影、电视,特别是迪士尼公司的系列动画。

        随着《小熊维尼》的成功,童话中的原型——克里斯托弗·罗宾和泰迪熊维尼·噗、小猪、兔子、老驴、小袋鼠等玩具也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了。1847年,这些玩具在美国作了一次全国性的旅行,以供人们观赏。为这次旅行,米尔恩的美国出版商达顿公司投保50000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相当庞大的数目。旅行大约持续了十年,直至达顿公司相信它们会被留在美国。这批玩具确实也一直留到1969年,其间去英国作了一个短时期的旅行,以贵宾的身份乘坐“协和号”飞机,去参列谢泼德描绘阿什顿大森林及其他场景的速写在伦敦“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的展出。这年,成就斐然的谢泼德已达90高龄。谢泼德描绘泰迪熊的那幅著名油画2000年在伦敦拍卖成功,价格高达285000美元。如今,这些动物玩具都为纽约公共图书馆所收藏,作为永久保存。

        一个小小的遗憾是,米尔恩虽然懂得如何写出一部让孩子们喜欢的书,却没有想到为主人公另外创造一个名字来保护自己的孩子,以致因为在书中用了儿子的真名,使儿子在长大之后觉得自己的童年被无情地嘲弄,遭受很大的精神痛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