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年我去京郊西山拜望张仃先生,顺便把我新出版的画集呈送给他,张老拿到画册之后非常仔细地逐页翻看,如此专注以致很少谈话。我与张仃先生的夫人灰娃师母谈及了张老的生活与创作情况,想到张老迁居西山之后、创作环境比较好,我问这些是否激发出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师母说这段时间张老醉心于篆书艺术,画画则是有感而发、随缘成迹,他总是有了感觉才画,没有感觉从不动笔。我对此感触颇深,张老已是九十岁高龄著名艺术家,有着长期的艺术实践,他依然追求对事物、对生活的原初敏锐感受,不违本真性灵,我觉得这才是创作的内在心源,这对于艺术家特别重要。
那次拜访还加深了我对张老书画艺术的认识,我认为张仃先生是一位中国传统艺术的坚守者。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无私奉献给了祖国的文化建设,虽然因为革命与建设的需要他曾长期从事漫画以及美术设计等工作,但对于我们民族的传统艺术他始终都怀有着深厚的情结:从五六十年代轰动画界的“李可染、张仃、罗铭写生展”到七十年代之后创作的一批焦墨山水画,再到晚年钟情于篆书艺术,可以说他对于传统书画艺术进行了毕生的实践。尤其是他开创的戛戛独造的焦墨山水画艺术,秉承传统文脉、延续民族精神,以其独特的风格面貌在整个社会久违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尤其光彩夺目,在世纪之交的文化史上留下传统艺术浓重的一笔!
张仃先生是一位传统艺术的实践者同时还是一位思想者,他对于传统艺术不时发出的许多独到见解往往流传为画界格言,20世纪末有着浓厚中国传统文化情怀的他发出了“守住中国画的底线”的呐喊,这在整个画界引发了广泛的共鸣。我们把张老一批书法作品整理出来,并配以焦墨山水画作为专题推出,在展示张仃先生书画艺术成就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想以张仃先生的艺术为个案来研究中国绘画与书法之间更为内在的关联,进一步深入探求他所说的“底线”为何物?我认为张仃先生所说的这个“底线”包含有多个层面,其中既有对于中国画传统的认识与实践,也包括了中国画家对于书法的深造与磨练,还有更为微观层面的笔墨以及宏观层面的境界提升问题。这一批焦墨山水不施彩色、纯用水墨,与书法作品相互对照,我们更容易找出笔墨与线条、书法的结构与绘画的章法之间更为直观的联系,进而探讨其他关于书画同源的方法和规律。
过去关于张仃先生的出版和展览已经有很多,但是以书法为角度作为一个独立专题来做的研究活动尚属首次,所以我认为在张仃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推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通过这次出版与展览,我们可以重新反思关于如何继承传统与如何实现创新等问题,可以说张仃先生的书画艺术向我们直观地表明了中国画与书法之间的内在关联,也证明了书法是中国画家取得艺术成就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条件,相信张仃先生的艺术一定能为我们提供诸多的思考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