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8月15日 星期三

    刘震云推出长篇新作,女性首次成为主人公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8月15日   02 版)

        本报讯(实习记者 刘霄)“原来我的小说主人公都是男的,有人说我对女性缺乏了解。在现实中做不到,我可以用一本书来接近她。”获得第8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作品《一句顶一万句》完成后,刘震云又推出自己首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

        和《一句顶一万句》一样,故事都是写一个戴了绿帽子的人想杀人,不同的是,这本书中戴绿帽子的是个女人,从杀人到折腾人,其实她只想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个顶了潘金莲冤名的妇女叫李雪莲,她为生二胎经历了一场荒诞的离婚案,还背上恶名。为了证明之前的离婚是假的,更要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李雪莲走上告状路——从镇里告到县里、市里……以致每年春天她所在的省市县都要上演围追堵截的一幕。

        《我不是潘金莲》写的不只是官司,更是官司背后的生活逻辑。故事充满荒诞,却入情入理,直逼现实。李雪莲用几乎一辈子的时间试图纠正一句话,却越纠正越糊涂,把一个家庭离婚案闹成了大事,一群官员莫名其妙陷入一个农村妇女的家务事中,以至影响到自身的升迁罢隐。刘震云称,这本书貌似以女性为主角,实际上的主角却是男性史为民;貌似写了官场百态,实际上想表达的是生活背后的喜剧和荒诞。

        刘震云认为,“人情”是中国社会的根本,人情社会最大的特点是主观。一个人太容易在事实面前放弃原则、对错而选择感情。人情固然感人,却也是产生腐败的基础,还会使“腐败”变成一件愉快的事情。《我不是潘金莲》中民间与庙堂交织,风格荒诞幽默,作者的运笔立意都有鲁迅遗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