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讨书”作为记录时代精神的另类文字,越来越引起学界的重视。“检讨”注定不是个轻松的话题,在它面前,无论当年的检讨者还是后来的研究者,心情都难以平静轻松。坚持道德和人格的评价标准,就不能顾惜“情面”,而中国人一向是最讲究“情面”的。研究作家检讨,难免不招人待见。但,什么也挡不住学人探寻历史启示的努力,真理的魔力会让热爱他的人们排除万难,全力以赴。
商昌宝就是其中之一,他2008年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现任教于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三四年来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吸引了不少北京的年轻学子慕名前来听课。每次谈起写作和教学的快乐,他溢于言表的兴奋和半年来由于体重锐减而爬满细纹的脸形成鲜明的对比,真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2012年3月,万物复苏的节令,收到商昌宝亲手馈赠的处女作《作家检讨与文学转型》——洁白的封面上简约地缀着黑色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配以黑白搭的双鸟头像,和他半年来明显消瘦的身形一样冲击人的视觉神经。从决定选题到搜寻资料,到呕心沥血地写作,再到千锤百炼、百转千回终成书,一个年轻学人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学术苦旅?
商著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由初稿的40万字删改至目前的26万字,如著者所言,一些“思想火花”在求稳中散失。不过,作为补偿,曾经的激情写作在删繁就简的过程中沉潜为一种智性,走到了“检讨”研究的前列。
鉴于1957年“反右”后,文学大一统的格局基本完成,著者把转型期界定在1949-1957年间——在中国的历史长程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且是一段近在咫尺的路,仿佛就在窗外,喧嚣就在耳畔,又恍如梦境,嘈杂难辨。但历史不应如梦,著者坚持此见,渴望听个清楚,带着对中国文学的整体性转型、发展、定位和未来走向等根本性问题的关注,展开了与1950年代中国作家心灵的对话:直面半个世纪前文学场中的一片瓦砾。每一位有承担意识和澄净心灵的人都可以读懂商著,并且会不虚此行,因为,这里有一场场逼视灵魂的对话,而灵魂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条件。
尽可能地回到历史现场是商著所有立论的基础。著者在时间的长河中逆流而上,在落满灰尘的旧报纸、报刊中探寻:是什么促使受过“五四”精神烛照的现代文学滑向肤浅的当代文学?
毋庸赘言,选题本身就是一种立场。坚定的立场是学人精神的核心,而公开坚守一种立场是需要思想和勇气的。根据检讨书臧否人物,著者选择了理性批判的立场,既不随意挥霍廉价的宽容,也不无端吝啬真诚的赞扬,保持一种与研究对象公开、公平地对话的姿态,不隐恶,不溢美:面对被市侩主义冲昏了头脑的人,他提出了尖锐的道德追问,质疑朱光潜戴“罪”立功,“联系自己,染指他人”,全方位清算胡适的立场,以极具学理逻辑的分析攻击胡风;凝视人的精神领地中不灭的磷火,赞扬惊涛骇浪般的批判大潮中坚守道德底线拒不加入落井下石的队伍的沈从文……
注目1950年代,著者似乎有意回避浑圆的学院论述和舶来的时髦理论语词——不论是疏忽还是个性使然,对话在简单明了的框架中循循展开:一种分野——“反动”和“进步”;两度空间——“国统区”与“解放区”,并通过“作家检讨”和“文学转型”两条“草蛇灰线”把大陆文学的四大板块不露声色而又自然巧妙地连在一起,通过两个关键问题的探讨从一个侧面再现了1950年代作家的精神版图。商著通过“检讨”这个特定的文化现象,勾勒出新中国初期知识分子艰难的精神历程和新文学规范的形成过程,以及作为“思想改造的伴生物”,“检讨”的潮涨潮落直接折射出的思想改造的跌宕起伏。全书思考缜密,条理清晰,不刻意追求巧妙而匠心独具,一点点抽离技术的拘囿,一层层剥开乔装的遮蔽,一步步逼近历史和人的本真状态。
倾听一场场逼视历史上不曾远去的灵魂的对话,可以让现实中的我们多一点清醒和智慧。当然,商著也有尚待精进之处,管见所及,有个别注释欠精准,比如第245页第三条注释:《胡风全集》第9卷错写成第6卷,第379页错写成第324页。此外,如果每个版块涉及的作家再多一点,给人的印象也许会更丰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