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7月11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2012年“文学蓝皮书”指出

    文学阅读的浅俗化走向必须引起重视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7月11日   02 版)

        本报讯(实习记者 刘霄)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2011~2012)》发布会上获悉,文学阅读的浅俗化,是近年呈现出来的一个严重问题。

        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2011~2012)》分门别类地对2011年的中国文学与文坛的发展与走向、现象与成果、经验与问题等各类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细致的扫描。特别是通过对一些焦点性现象和倾向性问题的捕捉与评说,更为突出地显现了年度文学的宏观走向以及在发展演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学蓝皮书指出,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之下,在以“找乐”的方式媚俗的世风影响之下,文学的阅读也向浅俗的方向一路滑去。其中最为典型的表现,便是那些缺少人间气息与人性温度的玄幻与仙侠、惊悚与悬疑类作品,在网际与纸媒大行其道,不仅拥有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读者,而且被改编成影视、动漫、游戏等形式的延伸产品,以“全媒体”的方式广为流传。而正在成长的青少年读者,因为感性大于理性,好奇又失之辨识,不仅习惯于视屏阅读、图像阅读,并且追求轻松阅读、快餐阅读。而那些对青春成长和人生成熟更有价值和意义的纸质阅读、深度阅读,反倒被当作过了时的老朽传统,被他们忽略甚至弃之不顾。这种阅读取向反过来影响文学生产之后,会使传统文化与经典文学的生存更加萎缩,发展更为艰难。

        文学蓝皮书认为,文学阅读是文学生产的终端所在。阅读本身内含了接受、学习与教育的多种功能与多重意蕴。如果文学生产的这个终端是浅俗化的,那就使文学生产自身的意义大打了折扣,并在受众层次与文化情趣等方面给未来的文学发展构成严重的限制和无形的障碍。因此,文学阅读的问题,既关乎文学生产,又关乎文学大局,不能不予以高度重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