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6月20日 星期三

    童年的奇迹

    [美] 安凯德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6月20日   03 版)

        第一次遇到焦耐芳的时候,我只是一个年轻、眼睛亮亮、无经验的研究生,不过我们那次的见面可说是不折不扣的缘分。

        那时候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试图写完我的比较文学论文。在国家图书馆里我偶然碰到焦的作品《东方十日谈》。我的研究是关于中意二十世纪的文化交流。突然找到那本书真是巧合。《东方十日谈》是效仿意大利经典短篇大文豪——薄伽丘的《十日谈》(1350公元)。因为我那时候快要结束我的研究,来不及输入另外一个篇章。虽然如此,我还是尽量找办法跟焦先生见面。找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做那么精彩的作品。尽管路途遥远,焦还是来到了北京和我见面。从此,我成为了他最大的书迷之一,开始了《东方十日谈》的翻译。

        焦不仅有独特的风格及创作经验,他的作品还体现了中国文学偏好短篇的悠久传统。中国短篇小说可追溯到古代。焦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山海经》、《庄子》、《唐传奇》和《聊斋》的影响。即使短篇小说那个体裁没能占据中华文学的巅峰,焦的作品却显示了这种类型的特点和力量。回想起来,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焦带我去参观蒲松龄的老宅一事肯定不是巧合。短篇小说无疑是焦先生最擅长的体裁。他活跃的性格、微妙的幽默感和独一无二的简洁叙事方式使他的白话短篇值得一读。   

        焦先生目前偏好儿童故事和寓言。古代大臣往乡下去收集老百姓的故事只对了一半:他们也应当与小流浪儿多加来往,从而学习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成人的故事的确能促进文学表达,可是儿童却有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把文学技巧意识用于儿童短篇小说并非一种艺术回归而是一个人道主义的大跃进。能够欣赏创作经验丰富的作者的童年故事,是读者的荣幸。焦先生的《童年旧事》收集了100多篇描写童年与动物、植物、游戏的短篇作品,朴实地叙述着“海打瓦”,“猜谜语”等民俗故事,串联成一幅关于中国乡村与童年的永恒画卷。焦的《少年自然探秘文学系列《毛毛虫的故事》也别有味道,一个名叫“毛毛虫”的小女孩,跟昆虫成了好朋友。就像乔德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把哲学趣味化、小说化了一样,焦做到了把自然科普文学化了、趣味化了。

        焦先生将创造力、伦理和老练的叙事手法带入童年的经历。儿童的美丽声音唤醒了我们忽略的童年,他美化儿童的生活也在过程中回复它的尊严。在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这个越来越专业化的世界当中,童年的奇迹常常被我们当作麻烦、几乎多余的阶段。焦先生的艺术引起了我们的再次思考,重新欣赏我们自己的过去和我们孩子的未来。这根本不是逃避现实的手段,而是为童年的一个诚实赔偿。焦的故事会让我们领悟到我们生活最美的瞬间,激活我们的活力和思想:“秋雨时,在田野上用玉米秸搭一间小小的三角柴屋,铺上厚厚的玉米秸,手托着下巴,向外凝望。清凉的细雨不时斜斜地飘进来,淋湿了额头,也淋湿了淡淡的思绪。”

        焦先生热烈欢欣的童年的回归,也同时为儿童文学增添了生动丰富的内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