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方文国)近日,由宁夏黄河出版集团出版的一套简体横排典藏版《新青年》全集在银川第二十二届书博会上亮相。谈起这套书的缘起,该书整理者、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席云舒博士对记者说,那是源自他在大学时代的读书经历,当时图书馆只有影印版,在特藏室借不出来,每次都只能请老师带他去图书馆特藏室阅读,他当时产生了一个想法,“要是自己能买一套放在身边该多好啊”。
《新青年》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思想文化史影响最大的一份刊物,1915年9月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刊,原刊名为《青年杂志》,一年后改为《新青年》。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而揭开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幕,因而《新青年》也就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1920年以后,陈独秀回到上海,《新青年》又在上海编辑出版。从第八卷以后,《新青年》成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主要宣传苏俄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思想;1923年6月起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理论性机关刊物,直到1926年7月停刊,前后共出版了63期。
据席云舒博士介绍,2002年他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做编辑时,就已经提出选题操作《新青年》全集,他委托上海书店出版社的朋友帮他找了一套上海书店1988年的影印版《新青年》。但因为照排人员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原刊里面到处都是圈点,且印刷的字迹比较模糊,无法扫描录入电脑。“繁体转简体录入排版,他们就没有办法一个字一个字地录”,因此这套书就搁置下来。2003年初开始,席云舒利用下班的时间,把《新青年》63期内容录入电脑。这期间席云舒又调动到江苏教育出版社主持北京社科图书出版中心的工作,但是整理《新青年》的工作一直没有间断,当时的一些媒体就曾报道过他正在做的这项工作。
2008年八九月份,黄河出版集团国际交流合作部主任刘永霞找到席云舒,确定出版该书之后,因为编辑校对问题,又拖了三年半。最后在席云舒的一再坚持下,目前出版的这个简体字版,很多译名人名等细节还是保留历史原样,直到今年6月初才正式在银川书博会上与读者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