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随性而至》一书中,有《对于某本书的思考》一文,读后会让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
毛姆的这篇文章,第一节讲的是康德的生活琐事,为什么写这些,按毛姆的话讲,是为了激发读者继续往下读的兴趣。后几节讲的是他对康德关于审美这一话题的讨论,说是讨论,其实就是批判。这些观点或许毛姆讲得很有道理,可是那些研究康德的伟大学者们,不见得参照他的说法,因为毕竟毛姆是小说家,康德是哲学家。
康德最突出的特点,恐怕是右肩膀高于左肩膀,小个子,消瘦。这一形象与他那些伟大的著作真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见中国人常讲的“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仅适用中国,也适用于普天下。康德是很讲究规矩的人,他每天的起居饮食都非常准时,当人们看到康德所做的事情,就能够判断是几点钟。书里写得很有意思的一段是,“按照海涅的说法,他总是沿着林登街走上八个来回。他每天离家的时间也是分毫不差,镇上的人都能根据他出门的时间来对钟。回到家后康德返回书房读书写信,直到天色变暗。这时,他习惯把目光对准附近一座教堂的尖顶,接着思考此时恰好占据着他思维的问题。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故事:一天晚上康德发现,他怎么也看不到那个尖顶了,原来是旁边的几棵树长得太高,遮住了尖塔。这让康德坐立不安。幸运的是杨树的主人同意剪去树顶,这样康德就能继续怡然自得地思考问题了。”从这一点看,康德个性着实不凡,在常人的眼里,一个屋顶不过是一个屋顶,并不能引发他思维的活力,但这个屋顶却能给康德带来想象甚至是幻想,这恐怕就有哲人与常人的天壤之别。
更有意思的故事是,“就在1789年7月中旬到月底的某一天,康德踏出房门作午后散步,没有走向林登街,而是走了另一个方向。哥尼斯堡的居民惊讶万分,纷纷议论世上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他们猜对了。康德刚刚得到消息:7月14日巴黎的暴民攻陷了巴士底狱,释放了囚犯。法国大革命开始了。”可见,社会的动荡,对康德这样的人来说,思想上是有冲击的。这就是当外界的事物与自己的思想撞击时,一定会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康德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倘若善良与美德受到伤害,那么一切玄想的加工和争吵对我们来讲又有什么用呢?”抱着这样的信条和要维护这样的理念,外来的事物对他的冲击就会加倍,更会在他的心里掀起巨大的波澜。
康德活了80岁,但他从来没有离开过出生的小镇六十英里。他一直守护着这个小镇,这个小镇也一直守护着他。如康德所说,是不是“受求知欲的驱使”,是不是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喜欢不断阅读的习惯,没有这两条做为前提,你就是日行八万里,该无知还是无知。所以人的精神世界是不受行为限制的,康德就生活在这么一个小镇,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精神世界。更有趣的是,该文还讲到康德的另外一件事,“他的两个已婚姊妹也住在哥尼斯堡,但康德在25年里没有和她们说过一句话。他对此的理由是,他没有什么要对她们说的。这听上去很理性。”“他只有关系很近的人,却没有朋友。”这就是康德的性格,但这是否能证明康德是个自私的人呢,也不能如此简单下定义。据说康德很慷慨,乐于助人。但也正如毛姆所讲:“他的情感天赋非常贫瘠。”
我是借毛姆的文章,写一写“非正常”的康德带给我们的启发,如果我们认为康德是伟人的话,透过这些伟人的“缺陷”可能会更加理解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