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文艺复兴,宛若浩瀚的星空,其中缀满了无数耀眼的星辰。在那个伟大天才大扎堆的岁月里,艺术的奇光异彩真正是无所不在。漫步在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或是小城帕多瓦,就不时会让人有惊艳的机会:偶然邂逅的一座教堂、一尊雕像、一幅壁画或一件架上作品,甚至可能产生一种几乎令人窒息般的欣喜。而且,文艺复兴留下的伟大艺术并不全然是在博物馆这样的象牙塔式的建筑中才能觅见的宠儿,它们也散落在当时生活的许多角落,使得人的生存弥漫过一种诗意的精美,有时斑驳或老旧了,也还是足以娇宠我们的眼睛,甚至有时让人有一种处身梦境中的不真实感。艺术的至上绝品的确就是一道道独特的星光,永恒而不无神奇。
也许,如今有关文艺复兴的研究已然卷帙浩繁,一个人要通读一遍恐怕也是难乎其难了。然而,这也只是在说明那个时代的艺术有那种说不完、道不尽的魅力。奇妙的是,伟大艺术家的作品不愧为精神的宁馨儿,总有容纳新的解读的可能性,仿佛让人难有解完其“密码”的时候。
达·芬奇画了将近4年之久的《最后的晚餐》(1494–1498),被美术史家认为是文艺复兴盛期的发轫之作,其中就有不少耐人寻味的细节。譬如,明明是晚餐时分,可是,基督身后户外的景致却是大白天,这与圣经中若干处叙述是不相一致的。人们发现在画面左下方较低的位置上有一光源,仿佛是唯一的晚餐气氛的提示。不过,正是借助于有别于晚餐的情景,达·芬奇才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所有人物的身心状态,而且至今无人可及。再如,画中自左而右的第四位人物犹大身后的一只抓着一把餐刀的手显得颇是诡异,很难相信彼得的手会有向画面左方伸过去的可能性。有人说,那就是画中多出来的一只手!但是,这确实就是画中自左而右的第五位人物彼得的右手。因为,达·芬奇极其精通于解剖,不仅一一解剖过男女老少,甚至连人的眼睛也不曾漏掉过,要画出手的上百种姿势应该是不在话下的。在《最后的晚餐》中画出一只伸出角度奇特的手,恐怕就是达·芬奇的主要用意。他为此画所作的素描草图之一《圣彼得右手衣袖草图》(现藏于温莎皇家图书馆)尽管不甚清晰,却大略可以看出彼得右手的姿势与壁画中的大体对应。再看一看曾经与达·芬奇一起在米兰工作过的贾姆皮特里诺在1520年左右所画的布上油画摹本(现藏于伦敦皇家艺术院),更可以确定持此餐刀的手非彼得莫属,同时,也自然让人想起后来他挥舞着刀不让人逮捕基督并割了侍从耳朵的强烈反应。由此,可以见出的是,达·芬奇真是一位无懈可击的艺术大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研究条件的推进,《最后的晚餐》的解读有了崭新的契机。2007年以来,数码摄影的高清技术得以用在此画的拍摄上,更多的细节仿佛第一次近在眼前地呈现在美术史学者和艺术爱好者的面前。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最后的晚餐》中所描绘的食谱终于可以昭然于世。谁能想到,在达·芬奇的笔下,基督及其门徒在晚餐上用的并非我们所想象的是面包或羊肉,而是鳗鱼配橘子!研究者指出,鳗鱼配橘子在1400年代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吃法,而相关的研究也发现,达·芬奇本人就是喜欢鳗鱼的美食家。《最后的晚餐》这一其主题受制于宗教本身以及委托人的作品,居然也有可能悄然之间变成了艺术家表达时尚和个人口味的载体,几百年来瞒过多少人的眼睛,这委实令人啧啧称奇。
米开朗琪罗,顾名思义,就是“大天使”的意思。他的出手不凡也确实令人时有惊讶之感。他的成名之作《圣母哀悼基督》完成时,艺术家不过24岁而已,没有人以为那是他的作品。听到别人在议论和赞赏这件雕塑作品时居然提及别的艺术家的名字,年少气盛的米开朗琪罗翌日就拎着工具在这座雕像的圣母胸前刻上自己的全名,成为艺术家唯一留下自己签名的作品,真是个性不羁。1964年,美国举行世界博览会,米开朗琪罗的这件作品从梵蒂冈大教堂运往纽约。此作重约6700磅,要从底座上卸下来再远赴美国,实在是非同小可。梵蒂冈为作品的海运支付了600万美金的保险金,再为雕像在博览会期间的安全付出了2000万美金的保险费。更具戏剧性的是,为此雕像担当路途为4000英里运输任务的是美国的一艘核潜艇!世界上,恐怕还没有第二件作品有过如此穿越海底数千英里的非凡经历。大概也是百年不遇的机会,美国著名摄影家罗伯特·胡博卡在纽约为《圣母哀悼基督》拍摄了5000张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角度各异的照片,第一次为世人提供了全方位地观赏米开朗琪罗杰作的难得机缘,人们不得不叹服这位艺术家在造型上的过人才华:每一个角度都会引人喝彩。
米开朗琪罗最辉煌的作品当推《大卫》雕像。细究一下,这一高达4.34米的大理石作品可谓奇迹。以石料而言,那可能是当时的卡拉拉采石场所能采到最大的一块大理石。曾有艺术家属意这块大石头,毕竟留下一件大型雕像,是所有艺术家的梦想。可是,这块石头上偏偏有一道可能是致命的裂缝,稍不留意就有可能毁掉整块大理石。29岁的米开朗基罗却在别人望而却步的时候,铁定了心要在这块石头上接受挑战,施展身手。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大卫分开的双腿,正是艺术家避开裂缝的地方!雕塑家将大卫这一十几岁的少年变成了魁梧的成年男子,而且,在艺术风格上堪与古希腊的雕像相媲美。同时,雕像放置的地点(市政厅广场)更为雕像添增了新的联想含义:作为健壮的男性公民理应为共和国出力甚至献出自己生命。这是何其强劲的时代之声——文艺复兴艺术最为耀眼的亮点:人的主题!
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又一杰出天才,可是,天妒英才,艺术家在其37岁生日那天离开了人世!幼年就失去双亲的拉斐尔极为早熟,还不到17岁就成了独立艺术家。他虚心好学,广为吸纳,可是,又从不放弃自己的独特追求。28岁那年,他画完了壁画巨作《雅典学院》。其中,艺术家通过宏伟的想象表达了对古希腊的心仪。饶有意味的是,拉斐尔不但把同时代的杰出人物,如达·芬奇(蓄有白色胡须的柏拉图)、米开朗琪罗(坐着思考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建筑家布拉曼特(弯腰在用圆规的欧几里德)等,都画进画面中。拉斐尔自己也穿越到了遥远的古代,站在正在讨论的波斯的先知和天文学家索罗亚斯德和地理学家托勒密旁边,目光正看着观者的方向,俨然是那个时代的一员!近年,有研究者进一步注意到,这一巨作中甚至可能隐含艺术家更为私密的情感痕迹。在画中,差不多所有的人物都往侧面看或者互相对视,但是,仔细看却又会发现,其中有两个人物几乎形成对称关系地注视着观者的方向。一是画面右侧的拉斐尔本人,二是站在巴门尼德(或色诺克拉底)身后的白衣人物,后者疑似常常出现在拉斐尔画笔下的秘密恋人——他心中的一位缪斯。如果猜测成立的话,难道不是另一种个人化的穿越?
其实,艺术不过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伟大贡献中的一部分。作为“无所不能”的顶级天才,他们各自在数学、流体物理学、水利工程、桥梁建造、武器设计、飞行器与降落伞、解剖学、建筑设计、诗歌创作甚至服装设计等方面都展示了令人望尘莫及的成就。
抬头仰望文艺复兴的星空,真让人产生绵绵不断的思绪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