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4月18日 星期三

    可敬的中外文化架桥人

    李景端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4月18日   03 版)

        《光明日报》近日长篇报道,外文出版局对外讲述“中国故事”诸多讲述者本身的故事,想到那许多为沟通中外文化而辛勤架桥的人所作的贡献,心中久久难以平静。虽然他们是从事“走出去”,而我主要从事“引进来”,但都与中外文化交流有关,有不少相似的感受。对外开放以前,我国对外面临的舆论环境相当复杂。西方大国多方压制我们,我国的硬软实力比较薄弱,再加上极左思潮封闭的影响,以致国外很多人对新中国长期缺乏正确了解。怎样更好树立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如何使中国在国际上争得更多的话语权,是外文局几代人共同追求的目标,并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从老局长罗俊、段连城,翻译家萧乾、杨宪益、叶君健、沈苏儒,到现任副局长、总编辑黄友义等,我前后与外文局好几十位朋友有过交往。从他们身上,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外事知识,更深深感受到了他们对传播“中国故事”那种强烈的敬业精神。

        老局长罗俊,1957年他与我都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工作,那时他任财务司司长。“文革”复出后有一次我去看他,问他从经济岗位一下子转到外宣部门能适应吗,他说压力当然很大,但现在国外困难再大也要想法干好。我见他桌上摆了好多本外文词典,就好奇地问道,您外文底子那么好还需要用这些?他笑答,现在国外有很多新词,要学会用人家的话说,人家才愿意听。当时对他这样说,我并没有听懂。直到1987年我同另一位老局长段连城同去香港参加会议,晚上他不是忙着去买当时流行的小电器,而是去书店选购国外批评我们的书,见我疑惑,他解释说,了解人家怎么骂你,才知道怎么向人家证明你自己,搞外宣也要知己知彼嘛。联想到当年罗俊说的话,我才领悟到,原来外文局的人,为了架好中外文化交流这座桥,既要想到中国有什么“故事”值得讲,还要想到如何使别人爱听中国的“故事”。这种重视宣传受众的心理需求,可以说它是种工作方法的细节,更可以视为敬业精神的一种境界。

        外文局有这种境界的人与事,还有很多。仅我所知,如殷书训编的内刊《编译参考》,曾经帮助许多人拓宽了认识西方当代文化的视野:杨宪益主编的外文本“熊猫丛书”,开启了让“中国故事”多方位“走出去”的步伐;胡志挥编辑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目录》,首次较完整地展现了世界出版中国古今文学作品英文本的面貌;林煌天主编出版的《中国翻译词典》,填补了我国词书领域中独缺带有全书性质翻译大词典的空白;由黄友义具体负责的中国翻译协会,不仅在开展翻译学术交流、组织翻译评奖、建立翻译资格考证机制、发展翻译企业、表彰资深翻译家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果,还积极参与国际翻译活动,大大扩大了中国翻译界的对外影响,如此等等。这些还只是提到外文局内中国工作人员的一些成就,还要看到有一批新老外国专家,也为协助外文局讲好“中国故事”而默默地在做贡献,其中如著名的沙博理、爱泼斯坦、戴乃迭等人的事迹,都是人们所熟知的。

        “中国故事”无疑是精彩的,而向世界讲述和传播“中国故事”的人们,显然也是值得称赞和尊敬的。随着中国“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希望有更多精通外文、热爱文化交流的有志之士,积极献身外宣事业,传承前辈崇尚的敬业精神,团结中外友人,共同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继续做出更大贡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