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3月21日 星期三

    坦坦荡荡做人,实实在在做事

    ——怀念赵宝煦先生

    任羽中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3月21日   17 版)
    赵宝煦先生书法作品

        从师承辈分来算,赵宝煦先生是我老师的老师,是师祖。所以到我入学的时候,赵先生已经年近八十,不再开课了。但他也曾给我们作过几次讲座。有一次讲“文革”的起源,其实主要是讲“文革”与北大的关系,赵先生是亲历者,他知道的真相比较多。当时我才大二,阅历尚浅,不太能明白赵先生讲学之妙处。唯一的印象是,他声如洪钟,不急不慢,用词很平和,即使是讲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也是就事论事,不带很强的褒贬色彩,不像有的人那么激动。后来我才知道他在“文革”中的一些遭遇:受了很多折磨,一生中最黄金的时光荒废过去。但时过境迁之后,他仍能以平常心来回顾过去,以宽恕心来对待他人,丝毫没有怨憎激愤,这确实是了不得的修养。有几个大人物、大学问家能像赵先生这样坦荡?谁受了大委屈之后,能没有报复之念头?王阳明有诗云“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这恰是赵先生的写照。

        2004年留校工作后,我与赵先生的接触多了一些。赵先生有时候会打电话找我办点事情,但他真的很客气。比如,张汉清老师去世后,赵先生给我电话,问不知道学校哪位领导会去八宝山送别,会不会从蓝旗营出发,他最近身体不好,不方便出行,所以想搭车一起去。我当时很感慨,赵先生是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完全可以要专车接送,但他在任何一个小事情上,都是谦卑谨慎的。

        每年赵先生的生日,均召集门生弟子聚会,我也有幸参与。这样的聚会,其乐融融,大有“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氛围。赵先生对自己的学生爱惜得不得了。其中,有一位在国内外思想界名气很大的人,那一段时间很不顺利,境况很差,人们避之唯恐不及,但赵先生过生日一定把这个人请来,而且要隆重地介绍一下他的近况,说他又编了什么书之类。有一年这人终于换了工作,情况好转了,赵先生专门在聚会上对大家讲,某某某过去遇到了困难,现在都好了,我很欣慰云云。我作为旁观的小字辈,也觉得感动。

        赵先生的学生里边,成名成家的不少,当了大官的也不少,但也有不成器的。赵先生对他们的关爱,其实是一视同仁的,他希望每个学生都好,谁倒了霉他都心疼。不过,有的学生未必能理解,有时候会埋怨老师偏心。比如有一个学生,老实说学问很糟糕,但是自我感觉极好,老也评不上教授,就觉得赵先生对他不住,对赵先生也不是太尊重。有一次他犯了错误,有司要处理他。赵先生赶紧找人说情,希望念在他是个读书人的分上,免于处分。这个学生最后估计也不知道是赵先生挽救了他,但旁人都很清楚,感叹赵先生宅心仁厚。

        还有一件事情,是一位老师转述的。这位老师学问很好,但个性刚烈,一度郁郁不得志。有一次赵先生找他谈,他就发了很多牢骚,指出许多人靠钻营上位,抨击士风不振。赵先生看了他半天,只说了八个字:“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他回来以后,一下子感觉开朗起来。

        这位老师向我转述这个话,其实也是要将赵先生的教诲传达给我。世道分清流、浊流,自古皆然。你既然有自己的选择了,何必还与那些污浊小人去计较得失。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自己克制住自己的欲念,只管追求高深学问、涵养浩然之气,自然能留得清气满乾坤。

        赵先生一直都是这样教育学生的。他去世之后,我才收到北大国际关系学院院友会编的第21期《院友通讯》,上面有他给1963级院友的祝词。他说,从“文革”时代过来的人,要汲取重要的教训,就是要坦坦荡荡做人(不怀“机心”,不图“侥幸”),实实在在做事(造福国家,不求“当官”)。这两点是赵先生为人的原则,是他的风骨,也是他给我们后学最宝贵的财富。

        赵先生已经走了。由于时代的局限,他的著述或有时而不章,他的学说或有时而可商,但他高贵的人格、庄严的师道、坦荡的胸怀、仁义的精神,必能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